不过,“明峰哥,方桐来京,嫂子是和她一道吧?”
方明澈记得上辈子这个堂哥就搞得家外有家的。他甚至怀疑明峰哥现在搞不好都已经在外头有彩旗了。不过看起来他最近手头有点紧,可能还没有。但长期分居这就是早晚的事。
方明峰道:“录像厅投入太大了,我们都不太放心。暂时还是得她在那里看着才行。”
真的,这投入大得来,收废品和做菜生意他如今都十分上心了。这个生意看着不起眼,但其实很赚钱。能让自己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方明澈蹙眉,一万块的投入,那确实是太大了!嗯,他这个旅行社也差不多。早期做生意,明峰哥能够不负债已经是很厉害了。
而且听起来,如今这么两地分居、一人盯着一个生意是他们两口子一致的决定。那他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上辈子似乎明峰哥家里的红旗就没倒。堂嫂后来生了儿子,把控着家里财政大权。至于明峰哥在外头的事,只要不舞到她面前,她就当不知道。给外头的女人的财物,不太多她也不理会。但是,不能和外头的女人生孩子,这是底线。
这辈子明峰哥是奔自己来的首都。但既然是他们夫妻的共同决定就还好。他又隔了二十公里的距离,总不至于还怪到他头上来。
方明澈道:“回头,等个体户也能办营业执照了,还是要早些把嫂子接来团聚。”
方明峰蹙眉道:“还不知道得等到几时呢。”
“等着吧,反正东北那边不是在试行么。包产到户也说要推广范围试行呢。”
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是1978年自己搞的,1982年1月1日的一号文件才以政策的形式定调。估计营业执照全面可以办,也需要等个两三年吧。
方明峰听说方明澈的旅行社,因为没有营业执照也是不太受外国游客信赖。叹口气,“希望尽快吧!”
如果有营业执照,那就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录像厅是他出资的。就不怕两口子都走开,有人出幺蛾子了。不然,他俩都不在当地,工商局让办营业执照了,被登记成了别人的产业那还有点麻烦呢。
说话间林母、林嫣带着颜颜从外头笑吟吟的进来,颜颜手里还拿着一只葫芦。林嫣给她买了,但不让她边走边吃,得回来坐着吃。
方明峰起身打招呼,“伯母,好久不见!”
林母笑道:“明峰,听说你回过老家了。老家的亲人都还好吗?”
“都还挺好的。农村人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身体都还锻炼得不错。”
林母点头,“是,我也听说农村人长寿。”
方明澈也起身招呼了一声‘妈’,然后问颜颜,“你还记得桐桐姐姐么?”
颜颜摇头,她连方芳姐姐都是经爸爸提醒才想起来。
“就是四伯的女儿啊,你还穿过桐桐姐姐给的太空服和靴子呢。她下学期也要到首都来读书了。”
说到太空服和靴子,颜颜记起来了。爸爸以前和她说过,四伯的女儿桐桐姐姐就比她大一岁。
过了一会儿林父和林怿、韩梅也过来了,都加入到围炉煮茶中来。
韩梅看了看设为办公室的正房。其实就两间,但办公桌对办公桌,坐藤椅。桌上还有电话,看着好正规啊!不比那些国有大厂的办公室差。
而且四合院做办公室,看着真的是古香古色,很有档次。尤其是拍到宣传海报上之后。
何师傅很费了些心思,把办公室和外头的坛拍得尽量的显大。这些都上了新做的、去机场揽客的宣传海报。看着很抬旅行社的身价。
11月底开始,到如今已经是第六批游客了。小范围内,旅行社还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今天只有司机和导游上班,他们中午是和游客一起在外头吃饭。所以中午就只有方林两家的人。
今天就不管什么餐标不餐标了,就是方明澈和林嫣请客。上次升学宴是老丈人掏了半个月工资办的。丈母娘最近也在这边帮忙。
他对崔老板道:“过节,你直接按30块一桌给我们上吧。”
“行,交给我安排就是。我想着你要请客,本来也准备了几道硬菜。”
林怿暗自咋舌,看来姐姐、姐夫真的挣到钱了啊!
等菜上来,果然丰盛得很。方明澈从家里带了一瓶五粮液、一瓶大白梨饮料过来。
等菜上了两个,他把五粮液给林怿,“倒酒。”
“好!”林怿高兴的接过来,打开酒瓶。给父亲、姐夫、姐夫的哥哥,最后是自己倒酒。
方明澈则给丈母娘、林嫣、韩梅、颜颜都倒上一杯饮料。然后他端起自己的酒杯,“爸、妈,我敬二老一杯。妈过来照顾阿嫣,实在是费心了。妈这一过来啊,让爸没人照顾了。爸很不习惯吧?”
林母挺受用的,“我照顾自己怀孕的闺女,这都是应该的啊。当年颜颜出生的时候我离得远,没出上力。如今能有这个机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昨晚女婿给了她五十块过节费。她知道这是找理由答谢她,只是找了过节费的名义。这会儿又给她敬酒,算是物质上、精神上都得到了满足。所以格外的舒心。
林父也道:“还好、还好。虽然不习惯,但能克服。”
他确实挺不习惯的,尤其家里还有个进门不久的儿媳妇。如果只是他和林怿爷俩都要好些。但这样的情况,肯定也只能克服。
方明澈酒杯放低,和他们二老碰了一杯。然后坐下道:“大家开动!都是自家人,不要客气。”
林嫣也笑道:“对,都不要客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颜颜端着自己的杯子,小口小口的喝着大白梨饮料,她很喜欢这个味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