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26章 确诊怀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确诊怀孕(5 / 7)

是啊,谁说只能做一个生意啊?只要够本钱,完全可以两个生意一起做。

首都呢,有利于孩子将来受教育。但老家的钱,因为有人脉,肯定要好赚一些。

方明澈听他说了,也觉得挺好的。

“那我在天安门以西的地段,明峰哥你就去以东吧。”

“好,我去寻摸寻摸地头。”

开废品站要的本钱少一些,先做这个。他已经让他老婆汇钱过来了,就汇到方明澈名下就成。

一千块钱而已。

当初明澈上京,都敢把全副身家两千块委托给他。他还不敢把一千块汇到他这里再来拿?

堂嫂挂断电话骑着自行车回家,心头暗骂堂哥信不过她兄弟。

但是,留一手也有留一手的好处。这样,也是防止她兄弟伸手嘛。

她的车子回家的时候拐了下弯,拐到方明澈家的地坝去。

这两天,秋收刚刚结束。大家都累得有些够呛,在休养生息。

这会儿方明澈家地坝里还在晒谷子呢。这不是就分给他们家的了,只是分给各家负责晒干的。该上交多少,有数的。

回头还要全村一起去把公粮交了,然后才说按工分分粮食的事。

家家户户地坝里都在这么晒,村里晒谷场也在晒,都安排了主劳看着。不晒到干透了,阴雨天要发芽的。

方父本来都在做上bj的打算了。预备上bj去过国庆,再去瞻仰一下毛主席纪念堂。

他这辈子有个很大的遗憾就是没亲眼见过毛主席。

他是从旧社会活到新社会的人。甭管别人怎么说,他记得解放前农民过的日子有多苦。

多亏毛主席解放了大家伙,才能吃饱饭的。

但支书私下和他说,先莫走,可能近期有大事!

自从老二复婚那晚请了村干部来喝喜酒,后来他的录取通知书又送来,如今村干部们对方家都挺客气的。有什么事也会知会一声。

至于方康,他肯定和双百分无缘。而且,这也还没月考呢。

方芳上学后倒是很用功。村里的小姑娘上学一般都是很用功的,读书识字的机会来之不易。

尤其是这种有哥哥、有兄弟的。

不过,方父说了,怎么也不能只读个两年就不让读了。

家里如今没穷到那份儿上。孩子只要考得上,就让她一直读下去。

如果能考上中师也挺好的。女娃娃读了中师教书,一辈子的铁饭碗。

可以说存折上那500块,给了方父挺大底气的。他也没重男轻女到那份儿上。

方明华心道:你肯拿钱出来当然没问题啊!现在的问题不就是钱不够么。

这会儿一家子就在闲话此事。

方父道:“支书说可能有大事,我怀疑是不是老二那晚说的包产到户的事。”

方明华一边用铲子翻着谷子、一边道:“不可能哦!”

“什么不可能啊?政策变了,万事皆有可能。不过这都是猜测,你别在外头说去。”

真要是这个事,那他今年肯定就不进京了。

去了,知道是分土地这样的大事,他也得立马赶回来。这对农民,是一辈子的大事。

要是他没赶回来,回头老大去拈的万一尽是不好的地,等他回来也晚了。

别以为这里头就没有猫腻。

到时候肯定是让极少数人吃点亏,然后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公平,然后把事情就定下来了。

以为真的是全凭手气啊?他才不信呢。

方明华道:“这种大事,我有几个脑袋敢乱说?现在安徽小岗村秋收没有都还不知道呢。”

方父想了想,“那边好像比我们秋收稍微要晚些天。等等吧——”

堂嫂就是这时候骑着自行车到的。

看到在晒谷子,她把车在篱笆外就停下了,“老叔,婶子,明澈让我来带句话。”

方母在做鞋。她也是前几天秋收有些累,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就歇着。农村人没那么金贵。

便和袁淑芬一起在给自己孩子做布鞋。

两个男娃子穿鞋都挺费的!

这会儿听说小儿子带话回来了,便拿着鞋底和锥针出来,“进来坐着说。”

“不坐了。明澈说,林嫣又怀上了!刚怀上,一个月的样子。”

方母道:“哎哟喂,我明天得去庙里还愿去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