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24章 解决方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解决方案(2 / 8)

方明澈这个党员,是刚毕业回乡就当上的。毕竟他属于回乡支援乡村教育的。

虽然事实原因是他家没关系,没能留在县城和镇上。

当初他成绩挺好的,但是被关系户挤掉了。

这个事还一度造成他有些消极。

但他的学历回乡下教书,真的是很拿得出手的。

村上有入党的名额,选的时候村民们一直同意他当入党积极分子。

他是大家孩子的老师嘛。村民们也都有很朴实的尊师重教的思想。老师越有水平,对孩子的学习自然越有帮助。

但到了北师大这样竞争激烈的地方,再想入党可是不容易了。

他也算是省一道功夫。

要知道,党员这个身份对于分配也是加分项来着。

王杉道:“1978年,国家恢复了公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去年底12月26号,首批52人已经启程。不是我们派谁去,人家国家就会收的。人家会进行考核。如今通行的就是托福考试,全英文考试。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英语系是占强的。”

下头有人道:“可是师兄,去年去的人不是集中在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文学、经济管理么?我们英语系,还是师大英语系,就是明确给将来开设英语课准备的师资力量。”

这样其实也好,大家至少是能分配到大城市的一流高中任教。这是保底的!

至于上限,那就看各人自己的能耐了。

但留学,好像真和他们这个专业没太大关系。

王杉道:“国家是明确说了留学名额要向这几个专业的人倾斜。但也说了以后一年要争取能派出3000人。问题就是,现在这些专业的人英语不好啊。他们考不过托福,凑不够人数。那我们如果有心出去深造,不就有机会了?总不至于凑不够人数,还不让我们去吧?谁说我们只能以后当英语老师啊?反正大家做好准备,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众人点点头,心领神会。对啊,如果这些专业的人因为英语被刷下来,确实是他们的机会。

公费留学,谁不想去啊?就是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也好啊。

而且出去了,那英语肯定能变得更好啊。

方明澈挑眉。据他后世看到的资料,这第一批52人出去。国家一共才给他们准备了50美元,让领队小心翼翼的揣着。平均一个人一美元都不到。

可见此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拮据到了何种程度!

刚打开国门的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啊!

总设计师向美国总统卡特提出要送5000留学生过去,那真的是人穷志不短!

卡特总统更是大方表示,愿意接收十万中国留学生。

一个想的是十个回来一个,我都赚了;一个想的是亲美的中国精英,多多益善。

此时中美之间还没有直航线。这52人中途在机场的中转大厅,连厕所都不敢去上。就怕要小费,掉人均不到一美元的外汇。

听说这52人在飞机上还在讨论,美国用不用粮票来着。

没有打开国门、去外头长见识前,大家的想法就是这么质朴。

当然,这52人都是清北复交中科院等处的民族精英。最大的49岁,最小的32岁。

最关键的是他们后来全都回国了,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头羊。

方明澈目前没有要争取出国公费留学的想法。对辅导员的这个暗示也就不太上心。

等到散会,他和程广志说了一声就出去骑自行车了。

他看看手表,快八点了。骑回家至少八点半,要到颜颜睡觉的点了。

方明澈一溜烟的就跑了,惹得王杉都朝他的背影多看了几眼。

程广志帮忙解释道:“小方他姑娘还托在邻居家呢。才三岁多的小姑娘,是不能放心啊。”

“他老婆呢?”

“他老婆首都师院的,今天也是集合。而且女同志要再骑回去就有些吃力了。”

王杉道:“系上查寝的日子,让他可别不在。今晚搞不好就要查的。”

程广志点头,“他抄了课表回去,会和他老婆安排好的。”

这个意思他明白,只要没被查出来,那就一切好说。

但查出来了,就是自己承担。

“嗯。”

回到宿舍,程广志就把方明澈的被子拆开,蚊帐放下。伪装成有人睡的样子。

他还弄了个灌开水的盐水瓶进去放着。

到熄灯后,果真有学生会的人来查寝。他就说方明澈上厕所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