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让朱大海一搞,别搞得他们生意不好做啊。
真不是个东西!
方明澈道:“面对竞争最好的做法是,咱们把自己的分内事都做好。你们多关注着就是了!”
朱大海那里确实是隔壁大杂院有几个回城知青凑了钱,批发他每天早上载回来的菜。
搞得胡勇他们四个生意都不那么好做了。只能扩大‘打游击’的范围。
这也幸亏菜市场的资源不足,也无心垄断。而且,老百姓也肯掩护。
不然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卖,肯定要被逮到的。
隔壁那两个搞得朱大海那天损失惨重的回城知青,又来找林嫣了。
朱大海说了不会批发菜给他们。他们想做这个生意就只能来找林嫣供货。
林嫣便答应了给他们供货。在之前的人手基础上增加了他俩。
她也对胡勇四个说了,“我也不能要求你们非得在我这里批发。都是拿现钱买卖,肯定哪家的价廉物美就在哪家进货。但是,朱大海是早上供货,你们如果去他那里拿了货,就要提前给我说一声。不然我下午带那么多回来,鸡蛋还能放一放,蔬菜是不能放的。”
胡勇点头,“林老师,我们如果用了朱大海的货,一定提前告诉你一声。”
bj郊区的农村,村支部倒是有电话拿出来当公用的。
听说,五六千的安装费是先欠着的,逐年缴清。
这样一来,如果他们当天上午打个电话,还是能通知到魏嫂子那里当天不收菜的。
魏嫂子得到消息,在黑板上那么一写,农民就不会再拿过来了。
拿过来也没法收,没下家。
林嫣气得在家道:“朱大海他怎么不再中回暑啊?”
方明澈听得好笑,“人家吃一堑长一智啊。”
方明峰骑着方明澈的新车,接下来几天把首都的名胜古迹、还有各处自发形成的市场包括夜市都逛了一遍。
到介绍信上的第十二天,他拎着箱子离开了。
就跟着刘青峰去了废品站。他还没有完全想好要做什么,但心头已经有点数了。
袁大妈知道后便也不过问了。只要不在她眼皮子底下黑着,藏在别的地方并不与她相干。
八月底,方明澈把三轮车以外的、出摊的用品折价100卖给了手工艺品合作社。
正式结束了他的大碗茶摊生意。
至此,夫妻二人在首都的全部家当就是:小偏院东厢房、小坛加半拉庭院,四辆车两辆三轮车、两辆自行车。还有给了半年租金的废品站,以及3000元的现金。
林嫣拨拉着算盘珠子在那里算来算去,“还是要差一点才到一万。”
方明澈道:“可以了,半年的功夫咱们挣了九千啊!”
林嫣道:“比起你想买的整套的四合院的价格还差得远呢。”
方明澈挑眉,“你怎么知道我想买整套四合院的?”
“附近有人张贴卖房的告示,你都要过去看看。我还能看不出来啊?”
方明澈点头,“想在好地段买一整套四合院,肯定便宜不了啊。就鲁迅先生,民国时第一流的作家,也得一年的稿费才买得起一套呢。”
后世的人总是说如今的四合院便宜。那是脱离了此时的收入来看的。
跟此时的平均收入比,这二环内整套的四合院一样是只有极少数有钱人才敢问津的。
所谓一万块一套那种,起码在后世的四环外去了。
那种除非是以前有钱人的别苑,不然买来也没什么意思。
方明澈今天起不用出摊了,有点懒懒散散的不想动。
林嫣过来推推他,“起来了。报名要跑三处,早点去也好早点回。把户籍落到学校,才好去把你自行车的钢印敲了。”
如今自行车上户都要敲钢印。之前方明澈没有首都人的身份,他的自行车都落不了户。不然就只有落林嫣名下。
方明澈道:“今天和明天一共两天报名时间呢。第一天肯定挤得很!”
“第二天也未必就轻松啊。走啦,先把报名的手续办好,再说其他。”
即将跨入大学生活,林嫣还是挺开心的。
两个人正说着,颜颜背着她的背包进来了。
“爸爸,太阳公公都晒屁屁了。你怎么还不起?”
方明澈还躺着不想动呢。从二月份上京到如今,他真是一天都不得闲。
看他还不动,林嫣笑着递了一个面盆和一根擀面杖给颜颜。示意她把盆盖在她爸头上,然后拿擀面杖去敲几下。
那滋味会有多酸爽,只有挨过的人知道。
颜颜不干,“不,我舍不得我爸被惊了耳朵。”
方明澈听到这话便笑了。掀开被子,穿着长睡裤出去放水。
“还是我姑娘心疼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