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居然考上了北师大!
方明澈对堂姑一家的印象极好。就冲着人家给阿嫣寄过粮票,这个情就一定得记。
何况后来姑父还帮着牵线搭桥,让他多赚了一千多。
于是道:“如今社会上很缺学英语的人。你如果学语言有天赋,可以把精力往这上头倾斜一下。对外开放嘛,肯定需要懂国外语言的。英语是世界通用语!今年元旦,咱们就和美国正式建交了,和英国还在这之前。师夷长技以制夷,也需要懂人家的语言的。老一辈的革命家出去国外勤工俭学,也都是懂外语的。哪怕从来没出去留学的主席,长征路上和后来建国后也都是抽空学了些英语的。”
肖刚道:“我们高中没有开英语课,因为没有师资力量。”
如今第一批考上英语系的人都还没有毕业呢。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人学的外语是俄语,但六十年代也停止了。
所以如今英语人才确实是稀缺的。
“所以才说缺英语人才啊!”
方明澈就和肖刚分享了一下自己是怎么学英语的。
“反正如果不是英语成绩好,我肯定上不了北师大。我刚踩线啊!全靠调剂到英语系才能读这里。”
他记得是1985年,有了相关的教学人才,中学才敢开英语课的。那之后,对英语的重视,逐年变态!
凡事走在前头,总是不会错的!
肖刚点点头,觉得表姐夫说得有道理。
以后肯定很需要学英语的人,而且如今正好有个缺口。
收音机他有的。
表姐夫还让他去拿英语的报刊杂志等复习资料。
那他自己先买个英语字典就好。
方明澈道:“我估着上了北师大英语系,要订阅这些资料就比较容易了。你如果需要,到时候我多订一份给你。”
“好的。”
父母都有工人,肖家还是攒了些家底的。用在复习上头,绝对不算浪费。
“不过其他学科还是得抓紧,也得总分上线才行的。”
说话间,林嫣的小姨一家也到了。
小姨的儿女都安排到厂里工作了。哪怕一开始只是临时工,但有关系过两年有名额的时候,肯定就转正了。小姨日常真的挺会来事儿、拉关系的。
所以,小姨的儿女都不太看得上林怿。像他只能是接班,让大姨提前退休。
不过,小姨一家子看不上林怿,如今对林嫣却是刮目相看。
她拉着林嫣的手,“还是我们阿嫣厉害!自己考上大学不说,还招了个名牌大学的姑爷。”
林嫣一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从小到大,小姨几时对她这么亲热过?
她还记得当初被小姨骗去相亲,直接起身走了。小姨看着她那个凶神恶煞的样子。
还有跟林父交好的魏叔叔一家也来了。
当初林父就是准备安排方明澈去他家租一个床位住。
林母和林父商量,“那这一个大圆桌应该就安排下了。”
“那也要两桌的菜才好夹的。”
这件事就别想着怎么省钱了。
正说着,林嫣的舅舅、舅妈还有表弟朱启明也来了。
林父小声道:“那还是两张方桌吧。”
不知道小舅子怎么今天这么好说话,讲礼数。但既然人家来了,肯定就不能慢待。
哪怕只是冲着吃一顿来的呢。
林嫣舅舅叫朱家辉,一来打过招呼就道:“我说她们娘俩,真的是目光短浅。如今只有考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前途。大外甥女婿,你说是吧?”
方明澈点头,“舅舅说得是。”
这会儿时间也快到饭点了,大家伙便一起往附近的国营饭店走。
朱家辉又对林母道:“姐,咱老朱家如果出一个大学生,咱爸妈在天有灵知道了,肯定会高兴得不行的。”
林母笑笑,“那是。不过考不考得上大学,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你看林怿,他就特别的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考不上!”
她兄弟一开口,她就知道他想说什么了。
想让林嫣和明澈辅导启明考大学呗。
这大学是辅导了就包上的?
回头费心吧啦辅导他考上了,是他自己用功的结果;没考上,却极可能怪辅导的人不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