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1 / 3)

船是那种驾驶位露天,中央带个隔间大船仓的小型渔船。船家穿着浆洗多次松垮泛白的短袖汗衫,昏暗灯光下,仍可见发丝斑白,估摸着得有六十岁年纪了。一眼最大的记忆点是那双耳朵,型长而高于眉。

钦州一带讲白话,本地老人讲普通话都带白话,就像南宁本地普通话夹壮一样。船家的口音也如此,称呼小女生为妹妹仔。

闫禀玉见状快步过去,询问:“阿伯,你是不是要出海啊?”

近了,船家打量闫禀的玉面容和脚底——容光焕发,脚踏实地,确是人。

“夜了,妹妹仔赶快回家,别在这玩。”船家收绳准备出发,不意多言。

闫禀玉不肯轻易放过机会,船靠岸边,她伸脚自作主张地踏了过去,船身登时一阵摇晃。

“诶你——!怎么回事?”船家惊讶道。

站稳身后,闫禀玉厚脸皮地笑道:“阿伯,你是不是要出海?就带带我吧,多少船费我给,听说晚上的七十二泾很是神秘美丽呢,难得来一次,不去见识见识可惜了。”

船家板起脸,“真是乱来,晚上水道危险,你们这些游客就老老实实白天去坐游船吧!”

船家扬手,作势驱赶闫禀玉。

闫禀玉笑眯眯的,丝毫不慌,也不挪脚,双手合十好声求:“拜托拜托嘛~”

伸手不打笑脸人,船家竟狠不下心真将闫禀玉赶下船去,手干杵在那里,不上不下的。再看四周,渔船成排停靠码头,也许今晚就他这条船出海。

因为龙门大桥的建立,七十二泾或许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往后清退蚝排是必然的事,现在生意也不像以前好做,许多蚝农都计划着转行。如果他不带这个小姑娘,估计她今晚就等不到船了。

船家叹气,手放下来,“你这妹仔真是胆大,我女五岁时调皮,我讲人熊婆的故事吓她,她也这样对着我笑,一点唔惊。”

果真是广西孩子童年最大的恐惧,闫禀玉小时候也被人熊婆吓过,她知道阿伯愿意带她出海了,嘴甜道:“阿伯面善,讲恐怖故事也不吓人。”

“哈哈!”船家爽朗笑两声,迈步穿过船仓到船头,声音隔着传来,“妹妹仔,我姓韩,就住玉井流香①所在的北村。我要去看蚝排,只能带你转一圈水路,转完你得回去了啊!至于船费嘛,就给80行了,讨个利是。”

“诶,好的。”

船仓门大敞,里头有盏昏灯,灯下摆矮凳矮桌,桌上还有套红陶茶具。引擎启动,船身抖动,闫禀玉依韩伯嘱咐进船里坐下,将随身的背包放好。

渔船从码头开出,匀速行驶出航道,进入海域。

船身稳当点后,闫禀玉迫不及待地探身出去瞧传说中的七十二泾。

远处观望时,只觉七十二泾海面生烟,十分雾矇,神秘诡谲。身在近处又是另一种观感,晴朗月色下,水波粼粼,轻风微拂,途经的岛屿上生长着大片的红树林,蓬勃茂盛。

轰隆隆的行船动静,也将深夜的幽深给驱散不少。

虽然望远依旧视物朦胧,但对于闫禀玉没什么影响,七十二泾岛屿分布密集,岛之间的水域便是水道,渔船穿梭时能轻易地看清。同样的,岛上树林深处隐约的熄灯楼宅也看得很是清楚,孤伶伫立,也不知道有无人居住。

船身狭窄,卢行歧出现在船舱外,离闫禀玉两步远。今天来钦州的目的就是找住岛上的旧友,韩伯在船头,引擎声又大,她不用特意收着声,便问卢行歧,“不知道地方有没有变动,你看到眼熟的岛没有?”

“还未。”卢行歧头也不回地答。

“哦。”七十二泾水道本就扑朔迷离,海面多浮有蚝排,船要避开,更是拐来弯去的,闫禀玉看了会风景便缩回船仓坐好。

说来也奇,海上驾船波动较大,但舱内那套茶具纹丝不动,就连桌旁的热水瓶也是丝毫不晃。闫禀玉寻思,虽然她感觉到摇摆,但韩伯出海多年,也许驾驶技术能将船仓内物品保持和船身摇晃的维度一致,相对平衡就不会打破现状。

闫禀玉就坐仓内,看外面风景掠过,反正她也不认得地方,闲来无事开口聊天:“卢行歧,你小时候父母会用人熊婆的故事吓你吗?”

稍顷,卢行歧不回,闫禀玉探头出去,恰巧他目光回转,望着她,神色警觉。

“……怎么?”

闫禀玉看着卢行歧的脸,他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可神思飘然,又似在捕捉什么。

这样的卢行歧,让闫禀玉预感不妙。

难不成……她背后有什么?

卧弓山的恐怖历历在目,一股阴森之感从脊背爬上,闫禀玉猛地站起身,二话不说冲卢行歧奔去!

他是鬼,且有本事,大半夜的又是在海上,无处可躲,不拿他当挡箭牌当什么?

卢行歧不动如山,任闫禀玉躲在自己身后,她伸出头后怕地问:“到底怎么……”

从卢行歧的视线角度看去,闫禀玉猛然噤声。她发觉近处也起雾了,夜色下雾气流动,以弥散的趋势迅速侵占海面。

空气也变得好湿!闫禀玉的呼吸变沉重了,觉得气管和肺部都像被灌了水蒸气,难受得几乎窒息。

这时,渔船停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