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众人并无要紧事上奏,朱慈烺也就准备宣布退朝了。
反正现在的国家大事都是先由内阁处理,再呈递到自己这里,自己上不上朝的,对大局影响似乎不大。
可突然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李邦华阔步跨出队列,高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老臣有事上奏!”
朱慈烺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但还是点头道:
“李尚书,请讲。”
李邦华神色凝重地说道:
“前不久,老臣计划为辽东将士和九边将士准备过冬衣物,便将预算呈至户部。”
“只是没想到竟被户部驳回,这关乎辽东将士和九边将士的生死存亡,还望太子殿下做主!”
朱慈烺听后,精神瞬间为之一振。
因为他知道辽东和九边本就是苦寒之地,每至冬季,也是最难熬的时候。
为这些将士们准备过冬衣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怎么会被户部驳回?
想到这儿,朱慈烺目光如电,直直地看向户部尚书倪元璐,质问道:
“倪尚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倪元璐听到这话赶忙站了出来,脸上尽显为难之色。
但还是答道:
“回太子殿下,户部确实驳回了此事!”
“不过这是因为李尚书索要的数量太过庞大,户部实在难以筹备,所以才驳回了。”
“因为李尚书打算制作三十万件服,再加上鞋及其他衣物,每套大概需要耗费八斤。”
“若是再加上损耗的话,算下来最少需要三百万斤。”
“可今年朝廷收到的总量还不到三百万斤,若全给了九边将士和辽东将士,那么京城百官、以及驻扎在京城附近的将士过冬就成了难题。”
“臣这也是没办法!”
李邦华一听这话,急得向前跨了一大步,然后大声说道: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九边的将士和辽东将士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吧!”
“要知道朝廷已经三年没有为他们更换冬装了,他们现在的衣物根本就不能抵御寒冬!”
倪元璐耐着性子回应道:
“李尚书这就未免有些夸张了,事情应该不至于到那种地步,依本尚书之见,缩减一下服数量,十万套较为合适。”
事实上户部要是有足够的的话,倪元璐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来。
毕竟他也知道九边和辽东的将士们过得很辛苦。
但是他也没办法啊!
今年朝廷收上来的就那么多,要是全给了九边和辽东,京城这边怎么办?
要知道京城的文武百官、锦衣卫、京营、腾骧五卫可都指着这点过冬呢!
当然,皇宫就不必说了,无论何时何地,东西都是要先供应到皇宫的。
然而听到这话的时候,李邦华却是坚决反对道:
“绝对不行!因为这些不仅要供应九边和辽东,还要供应那些辽东百姓。”
“若没有这些的话,你可知道今年九边和辽东会死多少人?”
“至于京城这边,大可以由户部出面采购。”
倪元璐一听这话,也不禁动了肝火,提高音量道:
“李尚书,事情哪有这般简单?你可知如今大明每年产多少?这东西有时候就算用钱买也未必买得到!”
“再者朝廷若是大量收购民间的,肯定会导致民间的涨价,如此一来普通的百姓就买不起了,到时候又得冻死多少人?”
“你只想着边军和辽东,难道就不顾其他百姓的死活了?”
一时间,这两位尚书大臣争得面红耳赤,如两头对峙的公牛一般。
群臣见状,也纷纷站队。
有人主张先顾辽东,保证大明边疆安宁。
也有人则认为应优先保障京城,稳固国家根本。
大殿内的喧闹声震耳欲聋,几乎要将殿顶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