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明朝王爷的封地本质上属于官田,而官田同样需要纳税,只是相较普通田地,其纳税额度稍低一些罢了。
军户的军田情况也是如此。
得到了朱慈烺的明确回答之后,英国公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拱手道:
“臣知道了。”
薛国观等人听闻此言,心中也都是一阵感慨。
他们深知长久以来,藩王、皇庄以及军田在赋税方面存在诸多特殊之处,这些税可比士绅们的税难收多了。
毕竟士绅抗税你可以杀士绅,但王爷、军户抗税,你总不能杀他们吧?
但如今朱慈烺明确表态,要将这些全部纳入统一纳税体系,看来这次朝廷在赋税改革上,确实是动真格的了。
紧接着,朱慈烺神色一正,再次开口道:
“另外,明日上朝之时,父皇会先宣布让天下所有的士绅补税,再然后,再以内阁的名义在朝堂上宣读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的国策。”
“不过不能告诉其他人这是本宫想出来的,就说是内阁和几位大人一同商议的结果吧。”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脸上纷纷浮现出一抹苦笑。
因为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这么做意味着什么。
很明显,他们这是成了崇祯和朱慈烺的‘背锅侠’。
毕竟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虽然是对国家有利的国策,但无疑会得罪添加所有的士绅。
然而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他们又能有什么异议呢?
于是,众人只得拱手回应道:
“臣等遵命!”
与此同时,一旁的崇祯却只觉得一阵舒畅。
不用当背锅侠的感觉可真好啊!
就这样,提出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这一重大国策的人,便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以薛国观为首的内阁、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及英国公。
不管怎么说,到了现在这一步,宫殿内的气氛已然彻底缓和。
众人先前的惶恐不安已被满脸的轻松所取代。
因为他们皆是真心期望大明繁荣昌盛的臣子,深知这样的政策若能顺利实施下去,至少能保大明两百年安稳。
而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会随着大明一同昌盛。
突然就在这时,前去太医院抓药的李新元匆匆返回,他身后的小太监手中还捧着一个托盘,托盘里静静躺着一支被折断的箭。
箭头之上,血液已然变黑,很明显,这箭上是涂了毒的。
众人瞧见这一幕,心中不禁又是一惊,然后不约而同的看向崇祯和朱慈烺,满眼皆是疑惑。
不是说之前的刺杀是假的吗?
这又是怎么回事?
朱慈烺见状,略带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解释道:
“莫要误会,这只是一个用来演戏的道具而已,本宫只是想让此事看起来更为严重些,如此方能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谋划。”
众人听后,皆是一阵沉默,心中对这位年轻太子爷的心思深沉又有了新的认知。
就按照这位太子爷之前的所作所为,日后若登上皇位,他们这些人恐怕日子不会太好过。
不过,按照他们的年纪,估计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毕竟他们都已年迈,来日无多。
想到这儿,众人甚至有些暗自庆幸,觉得不用在这位太子爷手下当差,倒也算是一件幸事。
就这样,身为太子爷的朱慈烺居然被这些大明的忠臣给‘嫌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