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实在没想到太子爷和蒙古公主之间竟还有这样的事情。
与此同时,远在锦州的朱慈烺突然毫无预兆的打了一个喷嚏。
摸了摸鼻子,朱慈烺有些疑惑。
怎么感觉好像有人在说他坏话呢?
画面再次回到吴三桂这边。
听完了张世泽的话之后,再次望向琪琪格的时候,吴三桂的眼神中不自觉地多了几分谨慎。
因为他心里清楚,眼前这个蒙古公主大概率已经是太子爷的人了,自己可千万不能得罪!
紧接着,吴三桂就连看向阿布奈的目光,也不自觉地多了几缕重视的意味。
因为搞不好这位蒙古大汗也会是太子爷的大舅哥!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提到接下来的事情,随后众人又聚在一起商议了起来。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那就是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去追击逃窜的多尔衮,务必将其彻底击杀,以绝后患!
而其他人则率领大军先行返回义州,进行休整。
毕竟秦良玉一路风餐露宿,她和麾下的将士们早已身心俱疲,也该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了。
没过多久,一支由五千名精锐骑兵组成的队伍,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多尔衮逃窜的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剩下的大军则是浩浩荡荡地朝着义州进发,阿布奈和琪琪格也在其中。
他们的骑兵经过连日征战,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修整一下。
而环顾四周,目前也只有义州能够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条件了。
再者,阿布奈心中一直对锦州那边的局势充满好奇,他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的细节,以便在接下来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为自己和蒙古找准准确的位置。
至于明军会不会突然发难,将他扣押起来,阿布奈还是不怎么担心的。
毕竟大明向来自称天朝上国,还不至于做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事。
况且,蒙古如今在名义上是大明的藩属国,不久前双方还并肩作战共同击败了多尔衮,这也算是立下赫赫战功了。
于情于理,大明都实在没有理由翻脸不认人,做出伤害他这个盟友的举动。
众人抵达义州后,便按照既定的安排行动起来。
将领们挑选了少量亲兵跟随自己一同进城,而大队人马则在城外井然有序地安营扎寨,然后开始休整。
城中的后勤人员早已接到指令,提前将粮草物资准备得十分妥当。
没过多久,就有士兵推着装满粮草的车辆,源源不断地送往城外的军营。
而蒙古骑兵也在接受补给的行列之中!
这一切,也都是朱慈烺提前特意交代的。
毕竟之前朱慈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算计了阿布奈,如今管顿饭、提供些粮草,也算是略表心意了。
义州城内,一座宽敞气派的府邸中。
秦良玉、吴三桂、张世泽等人围坐在摆满美酒佳肴的桌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就连原宣府总兵官杨国柱也在其中!
不过因为这次来带的都是步兵,所以他并没有参与到之前和多尔衮的战斗中。
秦良玉和杨国柱,一个是现任宣府总兵,一个是上任宣府总兵,或许在其他人看来两人见面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
但其实并没有。
相反的,两人之间还十分客气,甚至秦良玉还主动找杨国柱问了一些关于宣府的事情。
而杨国柱也是有问必答,丝毫也没有被‘夺权’之后的不愤。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经过了这场大战之后,杨国柱知道自己的官职怎么着也该再升个一两级。
甚至运气好还能再加个爵位什么的,相比之下,宣府总兵这个职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他压根就不在乎。
况且眼前这位宣府总兵还是一个侯爵,他也不敢轻易得罪,所以这才有了如今和和气气的场面。
刚刚击败多尔衮的巨大喜悦,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与畅快。
酒过三巡,吴三桂的脸颊微微泛红,他端起酒杯,目光带着几分笑意转向秦良玉说道:
“秦总兵,此番大胜,陛下和太子必定龙颜大悦。”
“依我看,您是不是也该去锦州一趟,当面拜见一下皇帝和太子?”
秦良玉闻言,微微颔首,回应道:
“吴总兵所言极是,我本就有此意。”
“所以此次前来,也没打算急着离开,等到明日就去锦州拜见陛下和太子。”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秦良玉不是宣府总兵吗?
她要是一直留在这儿不回宣府,宣府那边的防务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