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史书中读到过一些事情,据说有些外族在攻城的时候,手段极其残忍,会强迫敌国无辜的百姓冲到最前面,充当人肉盾牌。”
“这样一来,城墙上防守的士兵,因为投鼠忌器,便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你们仔细想想,建奴会不会也打算用这三万百姓当先锋,来对付我们明军呢?”
牛大勇和高春杰听到这些话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们对视一眼,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副百姓被驱赶着冲锋在前的惨烈画面!
细想之下,越琢磨越觉得李方亮所言极有可能发生。牛大勇性子急,当下便焦急地问道:
“要是真被你说中了,那可如何是好啊?”
“以当今陛下仁慈的性格,他肯定不忍心下令屠杀这三万无辜的百姓。”
“可这样一来,明军岂不是投鼠忌器,束手束脚了?”
“这仗还怎么打?”
高春杰也重重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若不是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为了国家的安危,辽东的将士们或许会权衡利弊,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不顾这些百姓的性命,直接发动攻击!”
“战后再统一口径,将责任想方设法推脱过去。”
“但如今皇帝就在军中,谁又有那个胆子,敢当着天子的面做出这等残忍之事呢?”
“让皇帝下令屠杀百姓,这更是想都不用想。”
“谁都知道,当今皇帝陛下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绝对不愿意背负上屠杀百姓的千古骂名。”
“可如此一来,这仗可就难打喽!”
“一旦皇太极驱使百姓打头阵,明军投鼠忌器,便不敢贸然发动进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逼近,等到近身了再展开近战。”
“可这样一来,这些无辜的百姓反而会成为明军的掣肘,让明军缚手缚脚。”
“而反观建奴,他们却可以更加毫无顾忌的屠杀一切!”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分析得透彻明白。
想通了这一切后,接下来又都沉默不语,心中满是忧虑。
只觉得眼前的局势如同乌云密布,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就在三人满心绝望之时,高春杰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后开口道:
“两位兄弟,我倒是有一个计策,虽说此计十分冒险,但若是能够成功,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能够扭转当下这岌岌可危的困境。”
“只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在前面,一旦实施此计,我们三人恐怕是性命难保了。”
牛大勇和李方亮听闻这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相视一笑,齐声说道:
“兄弟,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如今这局势,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的性命又何足惜呢?”
“我们只愿能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也不枉太子殿下对我们的信任了!”
“有什么话你直说便可!”
高春杰见两位兄弟如此仗义,心中一阵感动,他定了定神,接着说道:
“我这几日暗中观察,发现这些百姓之中,除了普通的百姓之外,还有许多是当地的军户。”
“他们原本也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却因种种原因,无奈逃到了关外,结果就沦为了奴隶,受尽了屈辱与折磨。”
“他们对建奴的恨意可一点也不比我们少,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暗中策反他们。”
“等到双方正式交战的时候,我们振臂高呼,一同发动叛变,如此一来便能出其不意地打乱建奴的阵型。”
“只要能成功打乱建奴的阵脚,或许就能为明军创造出可乘之机,扭转战局。”
牛大勇和李方亮听后,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虽然知道这种计策一旦实施,他们这些首当其冲之人定然会被建奴大军当场砍杀,但是到如今,哪管得了那么多?
而且他们心里清楚,就算是他们牺牲了,太子殿下也必定会念及他们的功绩,妥善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按照之前太子殿下的许诺,他们的职位还将由家人继承,并且连升三级!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盼能为大明江山出一份力。
再者说了,就目前这处境,四面八方都是建奴,他们想要逃出去报信都做不到,只能被迫被建奴押送到战场上送死。
既如此,为什么不能选择壮烈的去死呢?
如此一来,也算是全了太子殿下和他们的君臣之谊了!
君以真心待我,我必以命相报!
此战,唯死而已!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锦州城内,气氛同样无比的压抑。
祖大寿身着一身厚重的铠甲,手中紧紧握着一架望远镜,正站在城墙上,目不转睛地仔细观察着远处的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