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明的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就连崇祯自己的衣服都是打满了补丁,每餐的饭食也极为简单,连肉都舍不得吃。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拿不出军饷来,导致明军欠饷严重。
可是虽然崇祯没钱,但是勋贵和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以及全天下的士绅们却是个个富的流油。
毫不夸张的说,闭着眼睛抓上几个杀了,随随便便都能搞到几百万的银子。
可崇祯却不敢对这些人动手,每次被这些人稍加糊弄,便会妥协。
导致国家财政近乎崩溃!
在皇太极看来,这实在愚蠢至极!
一个皇帝怎么能懦弱到如此地步?
若是大清没钱打仗、没钱给士兵发饷,他定会毫不犹豫地带兵抄没贵族家产,用他们的家产当做军饷发给士兵。
因为他深知只有保障士兵的基本利益,国家才能稳固。
但显然,崇祯似乎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在皇太极看来,一个这样的人,怎会为了战争胜利而屠杀数万百姓呢?
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因此皇太极一点也不担心!
这番话皇太极虽未出口,然而一旁的代善却已心领神会。
毕竟这几日,他也多次向汉人将领们打听崇祯的为人,得到的答案也是让他颇为安心。
在汉人将领口中,崇祯优柔寡断、极为在乎名声。
这样的皇帝,是不会为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屠杀自己的子民的,否则他必将被视为暴君!
如此看来,这场战斗他们获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想到这里,代善终于松了口气。
突然就在这时,又有探子来报,说是明军那边的壕沟已基本填平,足以让二十万大军通行!
这也就是说,明日一早明军便要跨过壕沟抵达松山。
而松山与锦州一带的场地,正是他们准备与明军决战之处!
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决战,代善、皇太极、岳讬等人心中都是神情一变。
毕竟此次前来的那可是明朝的皇帝,若能将其生擒,那将是史无前例的大胜!
他们甚至可以将崇祯当作人质,叩开明军的所有关卡,然后直捣北京呈!
想到此处,皇太极更是兴奋难耐,他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自己马上就要带兵打入北京城了
此时的皇太极只顾着兴奋,丝毫没有察觉到在那群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百姓之中,正有三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他,目光中充满了警惕与敌意!
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朱慈烺从北京秘密派往义州的大明夜不收!
他们身负特殊使命,原计划是在明军攻城的关键时刻充当内应,里应外合助力明军攻下义州!
然而命运弄人,岳讬的突然出现让他们偏离了原本的轨道,稀里糊涂地被带到了这里。
这三人分别叫牛大勇、李方亮、高春杰。
此刻,他们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混在人群里,时不时抬头,远远地望向皇太极所在的方向,眼神中满是疑惑与警惕。
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岳讬之前那番带他们来修建防御工事的说辞,简直破绽百出。
要知道义州那边的粮食已经快要成熟了,马上就该收获了。
可在这粮食即将收获的关键时期,突然说调三万人来锦州这边修工事,任谁听了都觉得不合常理。
因为在这之前,建奴已经从义州调了三万青壮年到锦州,如今又调三万,导致锦州那边人手不足,连收粮食的人都不够。
这合理吗?
更何况锦州本就驻扎着建奴的后勤人员,真要修建防御工事,这种活儿理应是他们的分内之事,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啊!
回想起一路的遭遇,众人心里更是一阵发寒。
因为整整一百三十里的路程,建奴硬是强迫他们在两天之内走完了!
沿途之上,只要有百姓体力不支,脚步慢了下来,或者不幸染上疾病,那些建奴便会毫不犹豫地抽出长刀。
只见寒光一闪,百姓便倒在血泊之中,随后像丢弃无用的物件一般,被随意扔在路边,任由尸体曝于荒野,无人问津。
而在这一路上,他们每人得到的也仅仅是一块硬邦邦、难以下咽的杂粮饼和一碗能照出人影的稀粥。
这一路上被建奴杀死、饿死者多达两千人!
就算好不容易活着赶到了锦州,但众人如今腹中饥饿难耐,四肢乏力,连正常行走都成问题,又怎么可能有力气去修建防御工事呢?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事情绝非表面这般简单,背后肯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李方亮以前读过几年书,肚子里有点墨水,此刻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将两位兄弟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道:
“两位兄弟,我这心里不知为何总是七上八下的,有种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