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之见,咱们应留下一半兵力与一半战船,在此地新建港口与城池。”
他边说边走到营帐中的地图前,手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关键位置继续说道:
“这里乃是此处要害之地,我们若在此建造一座城池,便如同在建奴的心脏部位插入一把利刃,让他们时刻不得安宁。”
黄蜚微微点头,示意郑芝龙继续说下去。
郑芝龙接着说道:
“当然,咱们毕竟都是水师,若与建奴的骑兵正面交锋,恐怕难以取胜。”
“所以,建造城池的目的并非主动出击作战,而是对建奴进行持续的骚扰。”
“若建奴骑兵前来进攻,我们便退入城中坚守,凭借城墙和防御工事与他们周旋。”
“若城池实在难以坚守,我们便撤至海面,依托战船的机动性,待建奴撤离后再返回城池。”
“即便城池不幸被建奴占领,也无需担忧,因为我们的战船配备了强大的火炮,可从海面直接对城池进行攻击。”
“而建奴此战损失了所有的战船,已经无法再从海面上对我们造成威胁了!”
顿了顿,郑芝龙又补充道: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港口与城池的选址务必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如此才能确保我们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掌握主动权。”
黄蜚听完郑芝龙的计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随后不禁拍案叫绝道:
“好计策!此计若能成功实施,必将对建奴造成极大的威胁。”
黄蜚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朱慈烺这么大费周章的让他们来剿灭建奴水师,肯定不只是为了单纯的犁庭扫穴,而是打算长期骚扰建奴后方!
如此一来,建奴以后就不敢再召集大军对锦宁防线出手了。
毕竟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距离建奴的盛京沈阳只有八百多里,若是急行军的话,只需四五天的时间便可以抵达盛京!
而建奴根本无法阻拦他们这样的军事行动。
毕竟,经过之前的海战,建奴水师已全军覆没,此后在辽阔的大海上,大明水师将占据绝对的主导权。
尽管在陆地上,大明军队目前还难以与建奴骑兵抗衡,但只要退回海上,凭借先进的战船和训练有素的水师,他们便能成为令建奴闻风丧胆的不败之师!
紧接着,两人又再次深入商讨了一番这件事情,最终达成一致决定。
由黄蜚留下,负责主持修建港口与城池的任务,之前俘虏的那些汉人正好可以充作苦力。
而郑芝龙将率领所有的大型战船返回天津,准备将一万关宁铁骑运送至此,正式开启朱慈烺所谋划的战略布局。
至于这边发生的事情有可能被建奴知晓,黄蜚与郑芝龙不仅毫不担忧,甚至有意促成此事。
因为他们心中明白,这其实也是整个战略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毕竟想要让建奴分兵,那就得让建奴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
于是乎,在昨天那场剿灭战中,他们佯装疏忽,故意让建奴的几艘小船成功逃走报信。
甚至还让人暗中护送他们离开了这片海域,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把这边发生的事情传递给皇太极。
包括今天的犁庭扫穴,也故意让人放了几个建奴逃走,为的就是更好的让消息扩散开来。
按照正常的行程估算,消息传至建奴的大本营,再到建奴高层做出决策并派兵前来,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内,关宁铁骑早已把建奴大后方杀的血流成河了!
如此一来,就能搅乱建奴的所有战略部署,为大明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当天晚上,几艘快船如离弦之箭,在海面上疾驰而去。
这几艘快船带着郑芝龙与黄蜚的捷报,向着京城的方向飞速前进。
郑芝龙则是需要整合战船和安排一些其他事宜,所以耽搁了一天时间。
直到次日,一切准备就绪,他才率领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启程出发。
船队在海面上绵延数十里,船只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条条钢铁巨龙,向着天津的方向破浪前行。
与此同时,大明这边。
今天的天气非常不错,阳光明媚,天空犹如蓝宝石一般通透。
紫禁城的宫墙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而此时此刻,朱慈烺正满怀兴奋地站在皇宫的一处空地上,目光紧紧地注视着空中飘荡的热气球。
对!
你没有听错!
就是热气球!
经过这段时间的各种尝试和研究,毕文轩终于把朱慈烺所需要的热气球给成功制造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