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突然过来搭讪的少年,这几人都是微微一愣。
因为这少年的穿着打扮很是华贵,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公子之类的人物。
而且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地方还站立着几个身材高大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专门保护他的护卫。
这样的人,按理说是不会跟他们这群小商贩搭讪的才对。
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之前说话的胖子还是反应了过来,随后笑道:
“这位公子说的不错,我们几位都是在这运河上做小生意的,平常贩卖一些瓜果蔬菜之类的东西。”
“公子又是做什么的?”
少年微微一笑,道:
“在下家中和几位一样,也是做生意的,不过在下不喜欢做生意,所以打算去南京求学,参加科考。”
几人听到这话,先是有些疑惑,随后一人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笑道:
“我本来还有些疑惑,毕竟大明的商人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但后来又想到公子并非一般商人之子,想必家中长辈早已为你改了户籍,所以你这才能参加科举。”
说着他突然又叹了口气。
“说来也是可惜,我家中也有一子,比公子小上一些,读书也是极为上进,本来也想着让他将来参加科举的。”
“可我家中钱财不多,无法为他更改户籍。”
“他又是我的独子,将来传宗接代就靠他了,又不能把他过继到同族的兄弟名下。”
“如此,也只能让他放弃科举了。”
其他几个声音听到这话,面色上也是一阵叹息。
他们都是商人,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后代是不能参加科举当官的。
有钱改户籍还好说,没钱改户籍,又不想过继的话,那只能放弃了。
没办法,谁让商人的地位不高呢?
突然就在这时,那少年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几位误会了,在下可没有更改户籍,也没有过继给其他人。”
在场的几人听到这话,皆是面面相觑。没改户籍、没过继,能穿绫罗绸缎,还能参加科举,这可能吗?
看到几人一脸怀疑,少年随即又笑道:
“几位一看就是山东本地人,所以不了解京城那边的情况。”
“实不相瞒,其实当今陛下早已决定要废除太祖时期对于商人的各种限制了。”
“包括不许穿绫罗绸缎、以及商人的子孙后代不能参加科举。”
“同样的,听说陛下还要对商税进行改革。”
“对于那些大商人,将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商税,但是对于你们这些小商人,一两银子以下的货物免税,一两银子以上十两银子以下的货物十税一。”
“而且这是你们最终需要交的税,除了这些税之外,不需要再缴纳其他的税了。”
“等你们交完了税之后,还会给你们发一个完税证明,代表这批货物已经交过税了,任何人都不允许再收税。”
“据说还要成立专门的税收军队,倘若你们交完了朝廷规定的税之后,还有人敢和你们收税,你们就可以拿着完税证明去找军队帮忙!”
这几个商贩听到这话,顿时就呆愣在了原地,满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了说话的少年。
因为这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要知道他们现在做的这些小生意虽然明面上都是三十税一,但每遇到关口都是需要交税的,到了陆地之后,运到城里又要交税。
然后还有官吏吃拿卡要,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其实已经超过了十税二。
可要是按照这个少年所说的商税交税的话,那他们这些人最多只要缴纳十税一就可以了。
甚至有的时候还不需要交税!
因为他们大多时候做的生意总价也不过一两银子!
更何况他们的子孙后代从此还可以读书、参加科举,这简直跟做梦一样。
不过
这是真的吗?
最终,胖子最先反应了过来,然后拱手问道:
“敢问公子,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少年神秘一笑,道:
“不瞒几位,其实在下有亲戚在京城当官,所以知道些内幕,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十天之内圣旨就会传到山东了。”
“到时候是真是假你们自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