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圣明!臣心悦诚服!”
事实上关于赈灾,朱慈烺也从后世的某一本明朝小说中看过一个颇为有用的办法。
那就是不用商人们自己提出粮食涨价,朝廷方面直接宣布粮食涨价,最好是把价格提高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然后把粮食涨价的消息告诉更多的商人,甚至是传到全国各地。
这样的话,全国各地的商人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往受灾的地区,想要赚取高价。
而等到这个时候,运到灾区的粮食已经多到了无法想象的数量。
这个时候,粮食的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粮食太多,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但是
朱慈烺发现这个办法在明朝这个时候是行不通的
因为第一次使用这个方法赈灾的是宋朝的范仲淹!
甚至还因此演变成了一个典故,叫‘以智赈灾’!
不客气地说,只要读过书的,基本上都知道这个典故,也知道这种赈灾的办法。
而大明的商人们大多数都是读过书的
所以说,要是有谁真的在明朝用这种办法赈灾,那他的脑子肯定有什么问题!
再者说,大明现在不只是一个地方闹灾荒,而是全国各地都闹灾荒。
那些商人们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多了。
就算他们把大量的粮食运到了京城,结果一看到京城的粮食价格太低,他们也可以把粮食直接运到其他地方去发横财。
所以,朱慈烺只能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对付这些想要发国难财的商人们。
那就是撑死他们!
总而言之,无论这些商人们想要多少粮食,朱慈烺都会卖给他们,直到把他们彻底撑爆!
等到他们再也拿不出钱来购买粮食的时候,朱慈烺就会利用大明日报告诉所有人,从海外购买的粮食马上就要到了。
到时候,这些高价屯粮的商人们为了不破产,肯定会大量抛售他们之前囤积的粮食。
京城的粮价自然也就稳定下来了。
什么?
你说他们可以带着粮食去其他地方高价售卖?
拜托!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
他们要是敢有这个想法,不等他们开始行动,锦衣卫就会立刻抄家!
京城的粮食,只能待在京城里!
除此之外,在这次谋划中,朱慈烺还能再赚一大笔银子,毕竟这五百万石粮食可都是老丈人送的。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要是全部卖掉的话,足足能赚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何乐而不为呢?思绪回转,朱慈烺又看向夏德武道:
“就按本宫刚才说的去办吧!”
“你最好不要亲自出面,派一些信得过的人去联系一下那些想要囤积粮食的商人,他们想要多少粮食就给他们多少粮食。”
“他们要是能把这五百万石的粮食全部吃下,也都给他们。”
“不够的话,本宫就调用太仓里面的粮食卖给他们。”
“总而言之,他们买的粮食越多,对我们越好!”
“另外,这件事情只有本宫和你们二人知晓,切不可告诉其他任何人!”
夏德武和张世泽听到这话,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那臣这就去办。”
可就在这时,朱慈烺又道:
“张世泽,你先别走。”
张世泽闻言点了点头,夏德武则是离开了。
等到夏德武离开之后,张世泽这才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