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189.第186章 爰以兹辰,敬祈洪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9.第186章 爰以兹辰,敬祈洪造(3 / 7)

京营他早就撇开了兵部,将人事、军饷全都收回了手上。

现在实际就是总督顾寰、左参谋郑宗学、右参谋赵用贤,三人分管兵事、政事。

赵用贤位低却权重,这般要职,没想到还是要跟自己唱反调。

一旁的李进突然开口道:“陛下,或许是广东盐课司提举陈文周的缘故,赵用贤的这位岳父,这两年频频遣人送珠宝、财物给女儿。”

朱翊钧不禁摇了摇头。

这就是大明朝封建官僚阶级的鲜明特征,中枢官跟地方的官吏、士绅联姻。

后者给前者输送利益,前者在政策上给后者提供剥削保护。

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朱翊钧摆了摆手:“让都察院温纯给两广总督殷正茂去函,革查陈文周。”

张宏记了下来。

而后再度开口:“此外,元辅的学生御史刘台,今晨上疏弹劾元辅。”

“列举了元辅驱逐先帝辅臣定安伯,独断专行提拔亲信申时行、张翰,用考成法胁制同僚,在湖广兴建宫殿、豢养上千美妾等事。”

“即便通政司已经把奏疏按下了,外面还是已经传开了。”

张宏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皇帝,将外面传的张居正与李太后的事瞒了下来。

朱翊钧自然没有察觉,只是冷笑一声:“此前才引了首辅李贤夺情的故事,今日就有样学样,来这么一出学生弹劾老师,好啊!”

当初首辅李贤的情况跟张居正差不多。

虽然彼时的内阁没有如今这般强势,但李贤靠着深得皇帝信任,同样大权在握——“凡左右荐人,必召贤问其何如,贤以为可者,即用之;不应者,即不行。”

而这位李贤夺情之际,便是被其门生罗伦弹劾。

也是自此之后,夺情不再是大明朝的“惯例”。

这是在弹劾之外,还打起了历史渊源牌啊。

张宏连忙交代后续:“申阁老将此前的邹元标、深思孝,今日的刘台等人,都唤去平台列班了,稍后随朝臣一同步祈南郊。”

朱翊钧笑了笑,这话说得,弄得好像南郊有刀斧手似的。

此刻皇帝终于穿戴好了。

如今朱翊钧再着冕服,终于能撑起气势了,不再像之前那般小马拉大车似的。

朱翊钧低下头,对略带些许杂色的玻璃镜照了照,满意颔首:“走吧。”

说罢,转身便往宫外走去。

内臣们连忙跟上。

一行人出得万寿宫。

守在宫外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徐文璧,见皇帝出行,立刻迎了上来:“陛下。”

他见皇帝下巴轻轻动了动,便汇报起事项来:“陛下,城中的揭帖查清缘由了,应当是御史谭耀。”

朱翊钧愣了愣:“去年从知县考取推官的十四人之一?”

一旁的张宏肯定了皇帝的记忆力:“原浙江嘉兴县县令,去年十月丁丑,考取的福建道御史。”

朱翊钧心里叹了口气。

知县除了靠政事往州府上升这条路径以外,还有言官的遴选,可以考取。

这种靠本事考取的言官,往往都是通庶务的干臣。

没想到连这种基层出来的言官,也不支持新法,竟然跑去散布揭帖,骂皇帝独夫,骂首辅非人。

动摇根基的时候,牛鬼蛇神都跳出来了!

徐文璧跟在皇帝身后,亦步亦趋:“近来朝臣私下都万分小心,锦衣卫昨夜没探到有集会,不过……”

“吏部右侍郎陈炌、礼部左侍郎赵锦、大理寺卿陈于陛,昨夜星象之后,便都不在府上了,夜深了才在府上见着人。”

朱翊钧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

新政就是这样,没有反对派就奇怪了。

一提度田,大家都不乐意。

毕竟不动产收税这种事,在哪里都是难之又难,中枢左右间不分出个高下,是不会有结果的。

甚至说得直白一点,在这种事情上,皇帝和内阁才是少数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