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宫引着五名年轻貌美的殿前侍女走进慈宁宫,步入正殿前通报了一声,然后便带着她们进殿请安了。
五人一齐行礼,太后娘娘一声免礼落下,她们才缓慢抬头,相继起身。
外殿的圆桌前,沈太后正一脸笑容招呼她最喜爱的嫡孙用膳,一道道佳肴摆上桌,各个色香味俱全,引人胃口大动。
宫人们进进出出摆桌,趁着这会功夫,沈太后看向五名殿前侍女,声音醇厚温和,听不出苍老之态,“都别拘着,哀家今日就是看看你们,替太子掌掌眼,都抬起头来吧,让哀家瞧一瞧。”
五人微微抬头,并在李尚宫的示意下往前几步,让太后看得更真切。
“尚宫局挑的人,果然不错。”沈太后抚掌,心情不错,又问道:“你们都叫什么名啊,在哪当过差,会些什么,都说说话,让哀家听听声。”
李尚宫点了一下最左侧的风铃,让风铃最先开口。
风铃欠身行礼,声音也如名字般灵动,“奴婢风铃,曾是尚宫局掌印大人手下做事……”
尚宫局奉太后娘娘之命,为太子殿下挑选司寝宫女,自然马虎不得,这四人是几位尚宫精心挑选出来的,各个容貌不俗,身段婀娜,都是在高位女官们手下打磨出来的,礼仪谈吐更是端庄恭谨,不输高门贵女。
她们都是说了姓名和擅长,琴棋书画,舞乐和鸣,样样具备。
最后到了梨若开口,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梨若想了想,她要说自己会什么呢?什么都会显得她出头,什么都不会又太蠢笨了,要说最擅长的,她擅长……杀人。
“奴婢梨若,原就是东宫侍女,奴婢擅长做药膳,懂些药理。”
沈太后眼前一亮,多看了两眼梨若,笑呵呵说:“姜正德眼光不错,没想到东宫之中竟有如此标致的姑娘,慧眼识珠啊,不错不错。”
她看了眼孙子的表情,继续说:“这丫头本就是太子宫中的人,所以太子是认得她的?这才让姜正德提拔了?”
这要是太子属意提拔的,那岂不是要成事了,她的曾孙可算是有盼头了!
沈太后很是欢喜。
萧黎漠然,冷冷吐出四个字,“自作主张。”
沈太后:“……”
她瞧这姑娘长相格外惊艳,身段气质也好,连忙打圆场。
“无妨无妨,姜正德一片好心为太子着想,太子莫要苛责了。”
萧黎没应声。
晚膳的菜上完了,可以用膳了。
李尚宫随手指了最前面的两个殿前侍女为太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布菜,还有两人在旁伺候汤水,唯有梨若空闲着。
四个侍女都有了事干,唯有梨若空闲,看起来像是被排挤了一样,沈太后想了想,对梨若招手,让她来试菜。
梨若眼睛一亮,点头应好,结果刚走上前两步,太子殿下放下手中茶盏,冷眼看向她,说:“不必,你出去守着。”
沈太后愣了一下,眼中有些疑惑,不明白太子怎会针对一个小小侍女,不过就是姜正德自作主张了,还真就生气了?
她向来和善,不愿为难下面的人,看着这个丫头原地发愣,便摆摆手,换了个人来试菜,让李尚宫带人去偏殿里坐会。
梨若始终垂着眼,让人看不清她眼中神色,老老实实跟李尚宫退了出去。
其他四个殿前侍女看见太子殿下似乎对这个梨若有些厌恶,当下心里都有了计较。
太子殿下不喜欢的,她们也疏离些就是了。
用过晚膳,李尚宫带着四个殿前侍女回东宫了,梨若还留在偏殿里,居然被沈太后单独召见了。
“梨若,很美的名,丫头,你这名哀家听起来耳熟,是谁给你取的名字?”沈太后总觉得梨若面熟耳熟,就单独将人留下来聊两句。
梨若要行礼,被沈太后扶住,沈太后拉着她在平塌上坐下,眼神慈祥,“而且还很眼熟呢,哀家总觉得见过你。”
“奴婢的名,是殿下取的。”
沈太后恍然,瞬间想起来了,拉着梨若的手,欢喜道:“诶,哀家想起来了,你是阿若,是太子幼时随他舅舅去边关,从边城带回来的小丫头,原来是你啊。”
“太后娘娘记得奴婢,是奴婢的福分。”想起来小时候,梨若脸上也带着浅浅的笑意。
沈太后大笑,“我就说眼熟呢,肯定见过的,当年哀家还想将你留在慈宁宫呢,太子不给啊,他也真是,这么水灵灵的小丫头,怎么能带你去那种地方吃苦呢。”
进暗卫营的都是孤儿,从那里走出来的暗卫,都是一顶一的高手,必然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头。
“不是吃苦,奴婢很庆幸,殿下能给我进暗卫营的机会。”梨若说。
“丫头你很有韧劲,哀家欣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