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01章 何人为黄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1章 何人为黄雀(3 / 4)

这几日医馆收治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妇人,原先金陵甄家的老太太。

自从神京圣旨再下,甄家之祸,雪上加霜,长房一门皆发配岭南,其余各房羁押迁居通州,家产尽数抄没。

甄老太太毕竟是上了年岁之人,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

如今遭遇这等家门巨变,身心饱受摧残打击,终于一病不起。

朝廷圣旨下达之后,不到十日时间,甄家各房被押解迁往通州。

但甄老太太这等年纪,又是这等病体沉疴,加诸千里远行奔波,必定是要死在途中。

此次嘉昭帝对甄家处罪严厉,但却未杀甄家一人,也算格外开恩。

金陵主事此案的应天知府贾雨村、锦衣卫千户王彰江都深知其中根底。

不外乎当今圣上顾及太上皇的情面,念及过世不到一载的甄老太妃。

如果此次甄家千里羁押迁居,最终逼死甄家这辈分最高的老太太。

不仅嘉昭帝不杀一人宽宥之情,就此蒙上污点,从此留下话柄,在太上皇跟前也不好看。

再说一个朽朽老矣的妇人,对甄家大案和圣心意图,本就是无关紧要之人,没必要为她多生枝节。

所以,贾雨村和王彰江商议之后,就让甄家各房及时启程,不得耽搁天子圣意。

将甄老太太留在金陵就医,以全皇帝和朝廷德政体面。

等到甄老太太病体痊愈,再另行押送通州。

不过按这些官员的想法,甄老太太本就年事已高,生老病死寻常之事。

朝廷安排老太太就医,道义上已经尽到本分,最好老太太医治无效,一命呜呼,大家也都干净。

只是当应天府送甄老太太就医,金陵城内几处有名医馆,只开了温养方子予以舒缓,推脱收治之事。

甄家满门被抄,大街小巷人尽皆知,这种阴森时刻,谁愿和甄家牵扯上关系。

况且甄老太太年老体衰,身心突受重创,本就是凶多吉少。

如今官府送治,万一不治身亡,医馆要白白惹上官司,谁还会去碰这种倒霉事。

最后还是宏春医馆的大夫,主动请缨,将甄老太太收治到医馆之中。

对于宏春医馆的仁心仁术之举,坊间也多有多种猜测。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莫过于金陵鑫春号与威远伯的密切关系,威远伯又曾和甄家三姑娘有过婚约。

这才是宏春医馆对落魄的甄老太太,施以援手的真正原因。

……

甄老太太住进医馆之后,身边只有一位年老婆子伺候。

医馆的大夫开了汤药调养,过去几日时间,甄老太太依旧病况不稳,也无法下床行走。

其实老太太并无大病,不过家道败落,郁结难解,心病难医罢了。

这日甄老太太正在房内休憩,服侍婆子拿了一碗稀粥过来,老太太只是吃了几口,便难以下咽。

此时医馆小厮进来传话,说有人来探望老太太。

甄老太太和随侍婆子都觉奇怪,甄家败落如此田地,如今落魄到要栖身医馆,怎还有人来拜访。

等到求见的中年人进了房间,甄老太太和婆子都满脸惊讶……

一直到日落时分,来访中年人才独自离开。

……

等到第二日午时,应天府衙收到宏春医馆报信,昨夜甄老太太已不治亡故。

贾雨村听了消息,虽有有些吃惊,但也不太觉得意外。

自从甄老太太收治医馆,府衙一直有人探查监视,老太太一直沉疴难愈,已经无法下床。

这等年纪的妇人,这样的病况处境,本就很难活的长久。

于是便按照惯例,派出府衙公人去医馆现场查看。

府衙的捕头衙役刚到医馆门口,便看到医馆中抬出一具薄棺,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