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宫城,午门。
春寒料峭,天地混黑,空气中透着萧瑟阴冷之气。
大批上早朝的官员,聚集在午门外等待宫门打开。
不少官员的马车上还挂着灯笼,星星点点的火光,点缀着漆黑冰冷的凌晨。
等候的官员之间,有相互熟悉之人,相互轻声私语闲聊,打发无聊的等候时间。
礼部尚书郭佑昌作为六部魁首之一,在官员之中熟人不少,不少有人上来搭话问候
但一向礼数恭谦的礼部大宗伯,对待同僚的寒暄,言语中却显露附和和应付,显得心不在焉,让熟悉他为人的同僚有些奇怪。
等到宫中号炮震响,高大厚重的午门轰隆隆打开,上早朝的官员通过宽敞的城门洞子,鱼贯进入皇宫。
因大周早朝的地点在奉天殿,几乎所有官员都往同一个方向行进。
唯独,礼部尚书郭佑昌孤零零拐出官员队伍,走了和奉天殿完全不同的方向,一下子吸引了许多官员的注意。
甚至有官员好意在后面呼喊,提醒他走错了方向,但更多的官员察觉出异样,这位郭大人上了十多年早朝,怎麽可能走错方向?
郭佑昌对身后同僚的提醒和议论,不仅置若罔闻,甚至脚步越走越快,最后还不顾仪态一路小跑起来。
这对一位上了些年纪,主持朝廷宗法礼道的大宗伯,实在是有些逾矩的异常举动。
郭佑昌举止上的古怪,引起部分心思敏锐官员的揣测,这位礼部大宗伯必定遇上大事,不然不会如此大失常态。
而且,郭佑昌和他们分道扬镳,去往的方向正是乾阳殿的方向,那里是嘉昭帝起居和处理政务的所在……
……
等到上朝官员陆续到达奉天殿,殿外早有礼部风纪官等在殿门口,监督官员上朝礼仪,各自列班进入大殿。
只是官员入殿列班站定,等了许久,眼看到日常嘉昭帝临朝时间已到,但那张金灿灿的龙椅上,依旧还是空荡荡的。
嘉昭帝登基十几年以来,算得大周历代皇帝中最勤勉之君,
十馀年以来除了例行休沐,每日早朝几乎风雨无阻,少有延迟临朝的情形出现。
今日早朝的异常之状,让不少列班官员纷纷窃窃私语,等到礼部风纪官上前制止,奉天殿里的微微喧哗,才被勉强平息。
但是不少心思机敏的官员,目睹眼前早朝的异常,不由想起方才进入午门时,那位同样举止异样的礼部大宗伯。
并隐约猜测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隐约的联系……
一直到皇帝临朝的正常时间,将将过去一刻钟,一个六品内侍出现在奉天殿。
早朝列班的官员,其中只有少数人认得这位内侍,乾阳殿值守太监袁竞。
袁竞走到龙椅右侧,略微上前一步,对着阶下群臣唱道:「圣上口谕,今日休朝,百官返归!」
此话一出,即便有礼部风纪官督查官员言行,列班官员还是不可遏制发出轻微喧哗。
好在如今身在奉天大殿,入朝官员多少有些顾忌,只是最初交头接耳一番,便收拾心情,依次列班退出奉天殿。
而那些原先心思敏锐,早就有所揣测的官员,心中越发笃定,今日必定有大事发生,才会让圣上临时休朝。
想到那位礼部大宗伯举止失措,这件大事多半和礼部相关……
……
大周宫城,乾阳宫。
方才入午门举止失常的郭佑昌,正静静站立御案之前。
他微低着头,额头能见到一层细汗,不知是方才入宫急促所致,还是因密奏之事牵扯太大。
因为昨夜宫门落锁,非社稷倾覆之变,绝对无法叫开宫门,只身入宫奏事。
郭佑昌一夜不敢入睡,熬到凌晨早朝入宫之时,才赶去往乾阳殿奏事。
其实他到达乾阳殿之时,嘉昭帝已摆下仪仗,正要摆驾奉天殿临朝。
如果不是郭佑昌曾被赐宫中行走的恩典,他只怕都来不及拦下銮驾。
而嘉昭帝听了郭佑昌的急报,也是脸色大变,立刻下了本日休朝的决定。
御案之后,嘉昭帝手中拿着一份东西,正在仔细浏览。
言语森然的问道:「这份医案上说,黄宏沧昨夜突然昏厥,人事不省,望诊医生有说旧疾复发,有说外邪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