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孝家的,你说说这细项,到底是怎麽回事?」
林之孝家的说道:「宝二爷房里月例银子支用额度大,主要是他手下人口太多。
一等丫鬟一个,就是袭人姑娘,另有二等丫鬟七个,就是麝月丶媚人丶秋纹丶碧痕丶绮霰丶檀云丶小燕。
另外还有三等粗使丫鬟六人,就是佳蕙丶坠儿丶紫绡丶靓儿丶篆儿丶春燕。
这些一共就是十四人,一等丫鬟月例一两,二等丫鬟每月一吊,三等丫鬟每月五百钱。」
平儿听了有些咋舌,她也知道宝玉身边丫鬟多,但宝玉以往是荣国府宝天王,所以下意识没去仔细算计。
如今听了林之孝家这般如数家珍,着实吓了一跳,按这个人数计算,单宝玉房里丫鬟每月例银子,就要花去十几两。」
王熙凤却微微冷笑,她没有平儿厚道,从贾琮让她管家第一天,她就想到这件事。
只是荣国府刚换了主子,立即清算发难,彼此脸上不怎麽好看,所以拖了好几个月,她都不提此事,也算足够客气了。
……
宝玉自己因受贾母宠爱,一律用度都是奢靡过度,以往家中有人就算心有微辞,也都埋在肚子里不说罢了。
可如今荣国府已变了天日,王熙凤能看到的事情,难道五儿和贾琮就看不到,他们不过是暂时看破不说破罢了。
当初贾琮将西府交给王熙凤打理,就曾有言在先,东西两府银流用度,各管其帐,互不关联。
也就是说,西府用度出现亏空,只能西府自己想办法弥补,没有东府给西府填窟窿的道理。
这是贾琮看透西府常年用度奢靡,都说由奢入俭难,长此以往,西府终归要陷入窘迫之境。
西府的爵位可不是他巴巴求来的,不过是因为皇权圣命,他不想因此多个拖后腿的烂摊子。
贾琮立下东西两府分制的家规,就是防止西府奢靡无度,不知自醒自律,反而蚕食到东府。
王熙凤心思精明过人,自然非常清楚贾琮的用意,从家业长远延续来来看,她也很认同贾琮的用心。
她相信以贾母当一辈子家的人物,不会看不到宝玉房里的情形,但是贾母从不提起。
不外乎是贾母对宝玉的宠溺,还有老太太习惯富贵糜乐,视其为理所应当。
……
可是王熙凤接了西府管家权,却没办法一直视而不见,因长此以往,西府亏空加大,可是要她去想法填补窟窿。
要是她填不得这等窟窿,还有什麽脸面继续做西府管家婆。
贾琮如果派个脸生的管家过来,只要把老太太供起来,其他人还讲什麽情面?
失去西府管家权柄,王熙凤一个配军之妇,在荣国府还能算个什麽……
所以,她对这事憋了几个月,总归是要说话的,不管这出头鸟能否拿下,贾母是否会干涉。
但是,只要这话头她提了,至少对贾琮也有个交待……
那林之孝家的也是极其精明之人,她对府上家务的细枝末节,甚至比王熙凤还要清楚。
加之王夫人将她的女儿小红,生生撵了出去,他们夫妇和二房的梁子算结下了。
如今听了王熙凤的话风,那里不清楚她想要办什麽事。
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二奶奶,我方才所说之事,不过是宝二爷房里丫鬟用度,他房里还有其他用度,也不算小项。」
王熙凤心中会意,说道:「你只管详细讲来,我们也好合计合计。」
林之孝家的说道:「宝二爷除了这十四个大小丫鬟,另有十个里外听用的小厮。
各为茗烟丶锄药丶扫红丶墨雨丶引泉丶扫花丶挑云丶伴鹤丶双瑞丶双寿。
这些小厮的月例等同一等丫鬟,每月也要十两。」
这下连王熙凤都有些听呆了,往日她是知道茗烟丶锄药这两个经常跟宝玉出入的小厮。
其他那些人,她连名字都记不全。
每次宝玉房里发放月例,她注意到耗费极大,但她毕竟是大房奶奶,但对下面这些狗屁倒灶的事,也不是桩桩清楚。
但林之孝家的却是正经管家奴,府上那些奴才归哪房得用,她可是如数家珍,她这一刀补得极准,极狠……
王熙凤被惊讶片刻,倒是笑出声来,说道:「宝兄弟这排场,真是叫人怎麽说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