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去多久,门外走廊上响起脚步声,接着便是敲门的声音,贾琮从那种香蜜绵软中苏醒。
见到五儿端着铜盆热水进来,又从水银穿衣镜中,看到晴雯俏脸红扑扑的,水汪汪的眼睛望着他,娇艳欲滴。
晴雯梳头的本事很好,方才他竟然睡过去片刻……
……
等到梳洗完毕,进了堂屋用早点,见桌上摆满了各种吃食,像是比往日还多了不少花样,显得有些不同。
其中一盘方形的囊饼,形状别致,烤成焦黄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另一盘白色软糕,切成拇指大小,一颗颗整齐排列,透着宜人的香甜味儿……
几碟翠绿绿的腌菜,金黄流脂的腌鹅蛋丶熏烤晾晒的果乾,各种精致的吃食摆了一桌。
贾琮好奇拿过一块饢饼,只觉得入口酥脆可,里面还夹塞细嫩羊肉和素菜,味道很是爽口美味。
五儿笑道:「知道三爷很快就要下场春闱,要在号监里呆足九日,吃睡可比不得家里。
如今已过了三月,天气和暖,新鲜菜肴放不得久,我和龄官大早就起来,做了几样容易存放的新吃食。
三爷吃这种烤饼,是学着外头卖的伊犁饢饼,里面的新鲜羊肉用盐水略腌过,可以多放几天都没事。
还有这盘人参茯苓糕,用的米粉夯得紧实,又耐饱又香甜,也能存放七八日,可以给三爷做乾粮……
其他的腌菜丶熏蛋等小菜,都能保存多日,三爷都尝尝味道,哪几种喜欢,我们就多备一些,到时候可以让三爷带进场充饥。
家中好多年没人下过春闱,我让妈妈特地去外头打听过,说贡院的饭菜口味极差,而且价钱昂贵。
我们想着自己备足才好,要让三爷吃了不称心的东西,耽搁了做文章考状元,可就太糟糕了。」
贾琮见五儿和龄官,脸上都有困乏之色,想来是天还没亮就起来忙碌。
他把桌上各种新作的吃食,都品尝了一遍,自然是样样可口,倒也不是哄她们开心,的确做得都很好吃。」
贾琮给五儿和龄官都夹了块饢饼,笑道:「再帮我准备两个粗些的竹筒,下场之前灌满凉好的滚水,可以入场多用几日。
你们是不知道,贡院一年都不开考一次,里面的水井长日无人打理,积满落叶灰尘,井水十分难喝,喝了说不得还要坏肚子。
再帮我备一个小炉子,到时可在号监里烘烤乾粮。
贡院的菜肴虽然难吃,但是米饭却都是一样的,到时我只买米饭就是,加上你们准备的吃食,也就没什麽纰漏了。」
龄官突然说道:「三爷,我听内院的婆子说起,城北新开一家南货店,店主是金陵人,专门贩卖南边海湖水货。
咱们去买些上等腌制海鱼海菜,我在南边时常见这些,鲜香可口,放上几月都不坏。
三爷入场之前,先用水蒸煮凉干,到时带进号监,用炉子一烤就能用。」
贾琮笑道:「南方的海货可是好东西,就按你的意思,让管家挑好的买一些,我们自己先尝尝鲜。
不过,你们是不是置办太丰富了些,我是下场春闱考学,这吃用都快赶上家里了。」
一番话逗得饭桌上笑声一片……
……
荣国府,凤姐院。
堂屋之中,大早五儿还没从东府过来,林之孝正在和平儿上报帐目,王熙凤依靠在罗汉床上倾听。
因三月中旬将近,西府本月用度要做盘算,过了二十之后,各项用度要关帐控支,本月的各房月例银,也都要一一发放。
自从贾琮降等承袭二等将军,荣国爵产也被降等消减五百石。
即便王熙凤按贾琮的意思,将西府人口做了大幅裁剪,但每月公中收支,也就堪堪拉平,每月几乎是一锤子买卖,盈馀十分微薄。
一旦本月府上出了用度大事,基本就要从下月提支。
这种公中银流紧缩的状况,对于王熙凤这种管家人来说,是颇具压迫的态势。
俗话说:宁可顿顿急不可一顿饱。
因此,常常会促使她挖空心思,从各处捐减开支。
随着林之孝报读各处用度,前面各项读过,王熙凤都没说话,直到林之孝报到宝玉房里月例支出。
王熙凤皱眉问道:「我听着每月宝玉房里的月例银子,都是支出极高,都快赶上老太太房里了。
以往这项我都没细究,但如今琮兄弟承爵,府上降袭又少了大笔爵产进项。
如果不事事仔细,每月花银子没个法度,也不用两年,这个荣国府也就精穷,我们也不能看着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