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儿听了脸色通红,低头将晾晒的被褥扯得更平,一旁的芷芍见她脸色古怪,不禁狐疑的多看了她一眼。
晴雯眼睛一亮,好奇问道:「三爷,到底是什麽好事,说出来也让我们乐一乐。」
贾琮忍住笑,说道:」二嫂说晴雯倒是个好的,生得又得意又俊俏……」
晴雯俏脸一红,像是有些得意,问道:「二奶奶叫三爷过去,总不会为了夸我吧,必定有其他事,三爷不买关子,快说呀。」
贾琮又笑道:「二嫂还说,晴雯虽然长得俏,不过年岁还小,看起来一团孩气,再养几年才好。」
晴雯下意识低头看了自己一眼,不服气的说道:「二奶奶这是什麽话,我和三爷同岁呢,我那里就小了,还养几年!」
晴雯这话一出,院子的人都忍俊不禁笑出声,唯独五儿是知道事情究竟的。
她刚才听了贾琮说的话,说晴雯年纪小,再养几年,隐约便猜到了什麽,一张俏脸愈发火烧一般,整个人有些热辣辣的……
贾琮见了晴雯娇憨恼怒,也忍不住一笑,便转身进了书房。
晴雯颇不服气的跟着身后,说道:「三爷话说了一半,怎麽就走了,我就知道又是故意耍弄我……
院子里芷芍晾完最后一块被褥,见五儿神情愈发异样,笑道:「今儿这是怎麽了,一个个都古里古怪的。」
她心中忍不住好奇,把五儿拉到一边,问道:「五儿,看你的脸色,必定是知道什麽,有什麽好事,可不许自己乐,和我也说说嘛。」
五儿想了想,这事迟早大家都知道,便凑在芷芍耳边,将事情嘀咕了一遍,芷芍听罢俏脸也瞬间绯红……
……
神京,清柳坊。
街道对面茶楼二层靠窗雅间座位,坐着二个茶客;
楼下街边食摊上蹲着个粗汉,正端一碗汤饼在狼吞虎咽。
这几个看似普通的茶客和粗汉,在喧闹的街市上,显得毫不起眼,谁也不会去过多在意。
但只要特别留意,就会发现他们的目光,常常瞟向街对面一所宅邸。
那是神京城中一所普通的二进宅院,普通的小康之家,常会居住这样的宅院。
但一位从二品的高官,如果也住这样的宅院,就显得过于寒酸简朴。
其实按照真实的情况,作为礼部右侍郎的黄宏沧,不沾染其他隐晦财源,只靠着多年官俸积累。
能买下神京一座二进宅院,也算一件十分难得的事。
但是满堂的高官,像他这样只靠着官俸度日,还真的并不多见,所以黄宏沧在官场颇有清廉之名。
此时,一名身穿青袍的男子,只身走进街对面的茶楼,推门进了二楼靠窗雅间,提前制止两位茶客起身举动,并随手关上房门。
他在茶桌打横的位置坐下,其中一位茶客,将身边的册子递给他。
说道:「刘大人,我们都已查看过,黄府二进宅邸并无后门,但我们还是安排一个人手,在后巷监察。
另外还有几人,守候在礼部官衙附近,黄宏沧上下官衙,访友饮宴,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线。
册子上登录了这两日,进出黄府的人物,还有我们暗自查证的进出事由。」
刘英权仔细翻看册子,自从那日得了周君兴的令谕,他便安排得力人手,黄宏沧日常进出,还有府邸居所,都埋下暗桩眼线。
只是时间过去两日,并没有什麽发现。
刘英权将那册子翻阅了数页,上面记载黄宏沧妻女车马进出,厨娘仆妇外出采买等杂事,并无太多异常。
等到他翻到最后几页,才停了下来,问道:「有一家书铺两次送书过来,是那里的书铺,送的是什麽书籍?」
一位扮做茶客的探子说道:「是文翰街的萧家书铺,送的都是些文集和文选集注,属下找人问过,这些书籍应和春闱有关。」
刘英权又问道:「上面还记载,昨日有南货店夥计上门送货,有查过送的什麽东西?」
那探子说道:「那是城北一家南货店,店主是金陵人士,专贩卖江南土货,他们给黄府送的是一种腌制的鼍肉。
属下派人去打探过,据说这种腌制的南方鼍肉,对治疗咽症有奇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