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
他们突然感觉到不对劲,王副秘书长这么好说话的吗?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陆国良倒是对这位并没有上来就讽刺他们的副秘书长有些好感。
另外他也知道市作协别看挂了‘博城市’的名头,实际上还是个民间组织,仅有极个别人由政府的闲置部门人员挂职,剩下的职务其实和工厂的‘经理’‘主管’这些职务没有太大的区别,
毕竟是党领导一切。
“陆兄弟,曹兄弟,走,咱们先上山再聊。”马吉也客气的邀请陆国良和高楼大厦二人。
途中,他们边走边聊,原本三个人聊天,这会儿又加入了王明。
其实王明对‘网络文学’也挺好奇的。
别看他是市作协副秘书长,可这个没钱拿,他主要的工作还是‘夕阳报’主编,但是工资也不算高。
作为一名养家糊口的人,有可能的话,王明肯定也想着找其他渠道多挣点钱。
作为市作协的‘副秘书长’,他还兼着审核‘新会员’的工作,自然知道他们对‘网络作者’的准入门槛3000均订是什么意思。
王明曾做过一个换算,这个成绩的网络作者,在平台上完成每天5000字的更新,一个月下来至少能拿一万多块。
那可是一万块,他当夕阳报主编,一个月基础工资加奖金也不过3000块。
可笑其他人还看不懂,还把自己端的高高在上,幻想着自己写一本书出版后就能畅销,就能赚大钱,但是有几个赚大钱的?
别说几十万,就是一年稳定赚几万块版税的又有几个人?
要么吟诗填词,阳春白雪,感慨伤春悲秋,被其他人恭维两句就乐呵的找不到北,可是有谁愿意买单?
自从接触到‘网络文学’这一块后,王明做过大量的研究,他清楚的意识到相比较需要出版的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变现能力要好太多了。
王明自己也偷偷的在起点中文网注册账号去写过,还发表过几篇他自己的短篇小说,或者写的诗歌。
看到有人发评论夸赞他,给他投推荐票,看着后台的收藏从几个到几十个,再到两百多个,他也挺高兴,觉得很有成就感。
可是没用,王明断断续续的写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别说日更5000字,就是日更2000字都保证不了,自然更谈不上上架挣钱。
也是因为自己的尝试,王明才更知道网络文学这一行看起来门槛很低,只要有一台电脑,创建一本书就可以成为‘网络作者’,但是靠它赚钱的门槛太高,他觉得从事这一行的绝大多数人在这一行里都不挣钱。
自然也明白市作协给予网络作者‘3000均订’的准入门槛到底有多高,这两位笔名高楼大厦和辛巴的网络作者能进来,先不说他们的收入有多高,就凭他们能达到这个成绩,王明也佩服!
他同样明白他们市作协里论文学变现的能力,也不见得有几个就比二人强。
见到马吉主动放下‘身段’和二人探讨网络文学时,王明的心痒痒了,他也想跟着学学。
……
一路慢慢走着,看着山路两边的绿树、野花,山溪流水,聆听着山上的鸟鸣声,最后来到山顶。
这边是一个大平台,有开饭店的,也有开宾馆的,还有卖一些手工小玩意的。
恰逢暑假,有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过来玩耍。
报社的组织者过去和定好的饭店沟通好之后,又过来把他们带过去了。
没有包间,他们17个人,加上报社的带头人一共18个人,围着一张拼接的长条桌坐下了。
陆国良和高楼大厦二人坐在一块,马吉就坐在他们旁边,让人没想到的是市作协副秘书长王明在他们二人另一边坐下了,这么一来就好像马吉和王明把二人夹在中间。
关键马吉对陆国良刚才提到的‘医生文’的思路还有很多没想通的地方,他还想继续向陆国良和高楼大厦二人请教。
这会儿,马吉表现的很谦虚。
王明刚开始还听着,到后来,他也跟着加入进来。
不过马吉是写医生职场出版小说的,王明本身是写现代诗歌的,和小说的差异有点大,有很多东西他听着有点费劲,但是并不影响他虚心学习。
“什么情况?”其他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表示有点看不明白。
要说马吉第一个‘叛变’,还是只有石丽涛等少数几个人心里难受。
可王明身为市作协的副秘书长也跟着‘叛变’,这直接让他们不能接受,觉得受到了侮辱。
因为儿子的关系,对网络文学有很大偏见的初中老师赵勇突然问道:“请问二位,你们写的网络小说是不是又是魔法、修仙、异界大陆这种不着边际的内容,你们的书很畅销吗?你们写这些东西,一年能挣多少钱?”
一连三问,让一桌人都停下了讨论,大家伙看看赵勇,紧接着又都看向陆国良和高楼大厦二人。
陆国良二人也有点懵逼,在车上时,有人不屑和他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