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风呼呼地往嘴里钻也挡不住关沧海的话。
“月荷不错,调去了厂办,又赶上了厂里分房。这辈子,就不用操心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他二闺女也没用家里操心过。
关月华半张脸躲在红围巾里,羡慕道:“她还要操心啥啊?运气好,啥都让她给赶上了。”
哪怕是亲姐妹呢,说没点嫉妒是不可能的。
她和月荷差了三岁,她的工作是靠接班,婚前分房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不像月荷,工作是自己争取来的,分房也有着落了。
等着瞧吧,她家的门槛不用多久就要被踩烂了,月荷就要成银杏胡同条件最好的女同志了。
关沧海没听出大女儿的小情绪,只乐呵道:“甭管是靠实力靠运气,实惠到手了就行。”
但踩着踩着车,关沧海又有些不满了。
月荷那同事,看着是还可以,但肯定比不上他家月荷,还没分到房呢......
—
卓越服装厂。
一个扎着短马尾的年轻姑娘一手饭盒一手搪瓷杯,严肃着一张脸,在一群大步大步迈腿的同事中间快跑,没一会儿就跑到了前面直奔饭堂。
一个不注意就被超越了的同事们愣了下,反应过来后也不敢矜持了,一个个地从快步走变成小跑,又换成了快跑。
等他们冲到食堂排队,最开始领跑的姑娘已经打好了饭汤,准备开吃了。
瞟了眼她的饭盒,见有泛着油光的红烧肉,一个个没忍住咽口水。
怪不得她跑那么快!肯定是早知道今天食堂做红烧肉!
卓越服装厂在市里所有国营厂中算一般规模,但卓越服装厂可不像有些单位是靠兄弟厂给扶起来的,他们是靠八个临时工发展起来的,正式建厂的时候加上临时工才二十人,建厂三年半,他们就已经发展到了两百人,工资待遇是一年比一年好,还能买机器扩厂房、建楼分房......
可以说,厂里工人工资可不低,遇上食堂搞福利推出的不要票的肉菜,大家是很舍得买来给自己补油水的。
谢冬雪转了一圈才找到人,赶紧坐下,身体往前倾,对对面大口啃馒头配红烧肉的姑娘道:“我们车间主任今早一上班就来找我打听你有对象没,我说我不知道,还没回她呢。”
“人家说了,她有个外甥,在国营饭店上班呢,比你大两岁。”
“得得得,你先咽下去了再开口。”谢冬雪调侃道:“关月荷同志,你现在要成为我们卓越服装厂的厂花啦!”
厂花的标准挺善变的,反正就目前的卓越服装厂来说,关月荷同志的个人条件很得大家“欣赏”。
别看有人不满关月荷小小年纪能第一批分房,但人家指不定正想着介绍亲戚朋友给关月荷认识呢。
关月荷喝了一口汤,叹了声气,无奈道:“未来的厂花同志年纪还小呢,组织现在提倡晚婚晚育。”
谢冬雪嘿嘿笑,手挡着嘴巴小声说:“人家肯定会说,哎呀,也不是要你们现在就领证结婚,年轻人先认识认识,谈谈对象多了解嘛......哈哈,你等着吧,过不了几天,多的是人关心关月荷同志的个人问题。”
“没事,他们关心他们的。”
说笑过后,谢冬雪才道:“分房了好啊,以后你可以自己住一间屋了,想买什么买什么,不用担心宿舍的人......”
不过,她要是关月荷,她肯定要住在家里的。能省住宿舍的钱,吃家里的还更划算呢!
但关月荷就觉得住厂里好,厂里宿舍上班近。谢冬雪是不太能理解的。
关月荷也没解释别的,反正她很快就会过上一个住一间房的日子了!
下午上班时,还真有人往厂办这儿晃悠,探头探脑地来打量人了。
厂办的老大姐——朱大姐拧着眉问他们有什么事,见一个两个的,都是来打听关月荷同志,没好气地把人都给轰走了。
“真是......什么人啊?就这么上门打听认识,还当着小关的面呢,一点礼数都没有!”
朱大姐话头一转,“小关,你别着急,朱大姐给你介绍个好的。”
关月荷差点被水被呛着,她还以为朱大姐是真帮着她呢。
谢冬梅那家伙没说错,关心她人生大事的人是真不少!
她这还在和人推辞“年纪还小,不打算谈对象”呢,已经有人对她没到手的房子打起别的主意了。
—
银杏胡同。
还是在胡同口的银杏树下。
这回不只是没工作的老头老太太们了,在家带娃操持家务的同志们也聚了过来。
听说有比五星汽车厂更大的新闻,他们当然得来听听了!
什么?老关家的二闺女分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