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一个信封,一把钥匙
魏晓竹的姑姑叫魏亦宁,大概三十七八岁,是复旦大学的教授。
先是近距离打量一番李恒,接着魏亦宁把两人引到沙发上,倒两杯茶后问:
“照片带来了吗?我看看。”
闻言,李恒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把照片取出来递了过去。
魏亦宁接过照片,就那样坐在边上看了起来。随着时间流逝,她一时间有点忘神。
过去好一会后,魏晓竹怕李恒等得心急,主动替他问:“姑姑,想起来了没?”
沉思被打断,回过神的魏亦宁对着照片感慨说:“像!真是太像了!”
李恒心中一动,“老师在哪里见过?”
魏亦宁回忆往事,讲:“她应该是我学妹,比我小两岁左右,当初我在准备高考,她却刚进我们学校。
不过她和你妈妈一样,生的很漂亮,在学校很有名气。我也是这样才认识她的。”
话到这,魏亦宁停顿一下,接着继续往下讲:“毕业后,我还曾在连云港遇到过她两回。一回是高中语文老师的葬礼上。这语文老师同时教过我们。
另一回是在火车站候车室,我们还聊过几句。”
李恒问:“最近的一次见面,大概有多久了?”
魏亦宁第一时间没回答,良久才想起来:“差不多8年了。”
李恒愣住:“这么久?”
魏亦宁点头:“我在沪市工作,除了过年过节外,平常不怎么回家,能碰见的次数自然少。”
交谈十来分钟后,魏亦宁把照片放回信封,随即搁茶几上说:“照片我先拿着,回去帮你打听打听,要是有线索,我再通知你。”
“好,谢谢老师。”
李恒真诚感谢一番,然后很有眼力见地起身告辞。
见状,魏晓竹也跟着站起身,准备一起走。
没想到这时魏亦宁叫住了侄女:“晓竹,你等等,姑姑跟你说个事。”
听闻,魏晓竹停住脚步,笑着对李恒说:“那你先走吧,改天等麦穗回来了,咱们再一起吃饭。”
“欸!”
李恒应一声,直接出了门。
等他一走,魏亦宁把门关上问:“你们在偷偷处对象?”
魏晓竹被问得哭笑不得:“姑姑,你怎么问这种问题,他有女朋友的。”
魏亦宁听得点了点,转而换个话题:“听说很多男生在缠着你?”
魏晓竹无奈地回答:“嗯,中学就这样,习惯了。”
魏亦宁问:“那刘安呢?”
魏晓竹疑惑:“姑你为什么问这人?”
魏亦宁说:“刘安妈妈似乎也相中了你,还托人让我做你思想工作。”
魏晓竹面无表情说:“我比较讨厌他。”
魏亦宁皱眉,在她的印象中,大侄女一般不这样直来直去表达情绪的,看来这刘安确实惹到了晓竹。
魏亦宁说:“既然讨厌,那就保持距离,咱们魏家女人不惯着对方。”
离开燕园,李恒打着伞快速在大雨中穿梭,不一会就回到了庐山村。
此时27号小楼有悦耳的钢琴声传出来,他在门口顿了顿,见27号小楼大门紧闭后,又马不停蹄回了自己家。
晚餐他懒得大费周章了,就随意煮了一碗面条,配上坛子菜,吃得津津有味。
“啪啪啪”
就在他面条吃到一半时,一楼传来拍门声。
往阁楼上一探,发现门外站着廖主编和邹平编辑。
李恒迅速下楼打开门,迎面问:“下这么大的雨,你们怎么来了?”
廖主编瞅眼他碗里的面条,“你这是晚餐?”
“可不是,人懒,不想动了。”李恒招呼两人上楼坐。
邹平把一麻袋读者信放到茶几旁,然后专门掏出一封信给他:“这是香江金庸先生的信件,特意托我们转交给你。”
李恒下意识问:“哪个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的那个?”
邹平点点头:“就是他。”
李恒惊讶地接过信件,当面拆了开来。
里面有一张信笺,上面写了两段内容。
第一段,金庸表达了自己对《白鹿原的喜爱和崇敬之情,满是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