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似乎充液式抗压潜水服起到作用了,似乎他还没有被水压挤爆。
经历了体质强化到系统极限之后,林源的骨骼似乎异常的强韧,在抗压潜水服的帮助下,顶住了巨大的水压。
这是林源原本最担心的,要是肋骨被水压给压断,尖锐的骨头刺入脏器之中,那么不死也会丢半条命。
这种情况似乎没有发生,那就是最好的消息。
胸腔都没事,那么大脑也就更没事了。
这意味着林源最重要的内脏和脑部没有受损,那么所受的伤害就都只是外伤了。
虽然此刻他全身从头到脚的各处体表部位,都在水压的蹂躏下伤痕累累,还在不断制造新的受伤部位。
这从持续滚动出现新的系统提示可以看出。
但是他的身体20倍的超强复原能力也在同步生效。
复原的速度,肯定是比不上损害的速度,但是这意味着林源身上的伤势累计速度会变慢一些。
林源估计自己只有20分钟的时间,必须在20分钟时间内完成焊接工作,否则他的身体可能就会支撑不住。
于是,哪怕他还没有适应当前的水压,依旧拼尽全力打开了外部舱门,向外游去。
打开外部舱门之后,林源的第一感觉就是黑。
不像之前拍摄的200米深处,那儿是暮光层的边缘,光线还有不少,因此水下一片灰蒙蒙的,像是身处迷雾一般。
而此处的723米,虽然还没有达到1000米以下的无光层,但是已经是暮光层的深处了,可以说也是近似一片漆黑。
好在林源头顶有潜水灯,射出一道光柱,照亮了面前的水域。
只是在这样的深水区,光柱的照明距离甚至达不到3米远。
林源也只能凭借着方向感,摸索着向目标区域而去。
他要前往的是位于弗吉尼亚号右侧的7号水密舱。
那儿有一个190厘米左右的的裂缝,和他的身高几乎差不多。
只要能把这个裂缝焊接上,7号水密舱就能够恢复使用,那么弗吉尼亚号就可以上浮并维修剩下的两个水密舱了。
至于另外四个水密舱,则是因为受损过于严重,已经不是简单的焊接就能修复了,必须返回到港口的船坞之中去维修。
林源艰难的摆动着身体,向着7号水密舱的位置游去。
每一次摆动身体划水,都让他感到浑身上下更加疼痛,他知道自己的伤势还在加重,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焊接并返回。
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是没有人可以救援他的,只能独自等死。
好在这次出舱时,装备一应俱全。
身上有抗压潜水服,背后有氧气瓶,脚上有划水的脚蹼,使得林源的前进顺畅了许多。
很快他就找到了7号水密舱的裂缝处,然后准备开始焊接工作。
说是水下焊接,其实和陆地上用的焊接技术差别并不大。
湿法焊接用到的手法,也不过就是引弧,运条和收弧这些基础手法。
小时候,作为孤儿的林源,没少做过电焊的工作,他需要给自己赚生活费,不能完全依靠那时也是穷的叮当响的范.迪塞尔。
因此电焊的操作,对于林源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他很快就做好了准备,打算开始焊接工作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裂口处加上焊条,然后用电焊枪把焊条融化焊接在裂口处。
之所以水下焊接危险,是体现在水下的工作环境上,而不是焊接技术的。
随着电焊机开启,防水石蜡条包裹下的焊条,开始喷出炙热的电弧。
焊条出立刻火闪动,噼里啪啦声伴随着一连串的上浮小气泡。
林源知道,这些不断出现的小气泡,每个在69毫米之间,密密麻麻的紧紧贴在一起,排开海水构成了一个局部的干燥空间,给电弧融化金属提供了条件。
其实正常的焊接工作是很快的,可是林源的操作却有意的放慢了,并没有因为必须短时间内完成,而刻意加快速度。
因为在水下焊接时,焊接的坚固度会下降。
主要原因包括焊缝金属中,合金元素会有所流失。
同时因为海水导致冷却速度过快,很容易诱发冷裂痕。
对于林源来说,稳稳的焊牢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不想使用过程中水密舱再次爆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