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拍摄圆满完成
林源正为mk48鱼雷的水下爆炸场面而感到惊叹,下一刻他就开心不起来了。
一股力道惊人的水流,呈扇状波浪形袭来,狠狠的撞击在他和独角鲸的身上。
巨大的推动力,让独角鲸都猛的翻滚起来。
趴在独角鲸身上的林源,更是坐不稳,险些要被颠下来。
“这威力太变态了,距离500多米远,都能引起这么剧烈的水流冲击。要是距离再近一点,岂不是瞬间就被撕的粉碎?”林源心中暗叹。
就在此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了林源的脑海:
不对!这只是第一波的冲击浪!
后面还会有好几波连续来袭!
在陆地上使用火药这样的热能武器时,主要靠着介质传递机械能和热能来进行物理杀伤,具体说就是爆炸和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
在水面以下,就会表现成冲击波和泡沫喷射。
在鱼雷爆炸的瞬间,爆炸产生的热流快速的向四周喷射开来,就会在水下形成一个类似于真空的“空腔”。
在这个空腔的外沿,就是林源看到的那个像是罩罩一样的泡泡,这是混合着大量高能灼热气体和水中微生物遗骸的巨大泡泡。
这个泡泡在火药爆炸的高能气体催动下,像是吹气球一样,向外不断膨胀,也引发周围海水的剧烈波动。
这就是林源哪怕他处在爆炸的直接杀伤范围之外,依旧无法逃避受到的影响,这就是他承受了第一波冲击浪的原因。
可是问题在于,随着这个泡泡的体积不断扩大,力道开始分散到更广的区域之中,气泡中对外扩张的压力开始变小。
此时,深海巨大的海水水压,力量开始逐渐超过泡泡的扩张力量。
那么泡泡就开始在海水的挤压下,开始缩小。
气泡内的高温高能高压气体,被压缩到一起之后,力量又将再次超过海水的水压,从而再次进行扩张!
这个过程会重复好多次,被称为水下爆炸的“气泡效应。”
这种“气泡效应”导致的伤害,对于水中的舰艇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水是不可压缩的,导致了水下爆炸的能量几乎可以全部传递。
因此当潜艇或者舰船被鱼雷命中的时候,第一波的膨胀冲击波,将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泡沫喷射,在舰船上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
此时舰艇就已经破裂进水了,受到了重创。
如果是在陆地上,那么在一波爆炸以后,就已经结束了。
可是在水下爆炸,这才刚刚开始。
因为开始进入“气泡效应”的反复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循环。
这就像是有人先在你的身上开了一个大口子,然后反复的拉扯这个口子。
这会使得舰艇在这种来回的拉扯之中,出现船体结构断裂,甚至被一分为二。
林源看过很多鱼雷击中靶舰的视频,看到那些舰船在“气泡效应”的作用下,来回弯折最终从中断裂开来的画面,就能深刻的感受到水下爆炸的凶残。
此刻的“气泡效应”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林源身上,但是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依旧无法忽视。
林源知道,“气泡效应”导致的循环冲击马上就要来临。
那么问题来了,自己能够承受得住吗?
答案是:恐怕很难!
“气泡效应”的强度,是受到炸药装药量以及水压强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的。
炸药装药量越多,爆炸威力越大,那么可以用来和水压做来回拉扯的能量就越强。
而水压越强,就可以更加快速的压缩泡泡,那么也必然会引来更剧烈的反弹。
现在的情况呢?
林源:“……”
mk48鱼雷重达1.6吨,炸药的装药量达到了150公斤。
更加可怕的是,鱼雷的装药是pbn102高性能炸药,这种炸药的爆炸威力是普通tnt的近2倍。
再结合炸药在水下爆炸时的威力,是空爆时的6倍。
这颗mk48鱼雷,爆炸时产生的威力。相当于1800公斤tnt的等效威力。
太离谱了!
要知道被称为“战争之王”,代表着火力投放性价比之最的大炮之中王者:155榴弹炮。
每发155榴弹炮弹重达50公斤,投放tnt装药量10公斤,威力就已经令人感到无比惊叹。
以至于步兵面对155榴弹炮炮击的时候,在卧倒躲避炮击时,必须用胳膊撑地,让胸腹部悬空,或者在身下垫一个软垫。
否则155榴弹炮弹落地爆炸时的巨大冲击力,引动的地面震动,甚至能震伤步兵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