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的头探出水面,格陵兰岛凛冽的海风吹在他的脸上,头发和面部上的水珠瞬间被冻结成冰渣。
一片晶莹,他像是个冰人一般,脸上也传来了刀割一般的疼痛感,火辣辣的疼。
于是,林源连忙张大了嘴巴,猛的吸了一口气之后,重新潜入到水中。
和格陵兰岛零下几十度的气温相比,还是水下的温度高的多。
重新回到水下的林源,立刻感到了孟涛在拉自己的脚。
林源疑惑的望向孟涛,只见他指着正东方向。
林源好奇的扭头望去,发现一大群独角鲸正快速的向这儿游来。
不一会儿,独角鲸群就游到了林源和孟涛身前。
这一次,它们没有再像之前一样,不管不顾的撞过来,而是好奇的围绕着两人游动,似乎在询问:“这个换气孔,是你们打开的吗?两脚无毛猿类?”
如同虎鲸和海豚一样,很多鲸偶蹄目的群居动物,都对于人类有着特别的青睐。
它们似乎能意识到,人类是和它们一样可交流的智慧物种,因此充满了好奇,也会表达出善意。
面对着独角鲸群的询问,林源并没有急着和它们交流,因为他很清楚这群独角鲸的体内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
于是林源向一旁退开,让出洞口的位置,示意独角鲸群可以上去换气。
早就已经感到缺氧焦虑的独角鲸们,纷纷的涌上海面,把头探出冰层。
令林源很意外的是,独角鲸群们并没有乱哄哄的抢着浮出水面换气,而是相当有规矩的排队,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换气。
看见这一幕,林源和孟涛都不禁感到新奇。
虽然人类是社会组织性最强的动物,这点毋庸置疑,但很多时候也许是因为人类的智商太高了,也就多了很多私心。
面对这种缺氧的条件下,林源不敢说一定会发生争抢,但确实机率不低。
可独角鲸群,却非常安静的保持了秩序,令人感到惊叹。
此时,已经完成了换气的好几只独角鲸,开始游到林源和孟涛的身旁,围绕着他们旋转。
孟涛有些惊慌担忧,毕竟每只独角鲸都带着长长的“刺剑”,要是真的对他们发起攻击,那可是相当的危险。
但林源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从独角鲸的身上感受到了它们的欣喜和感激。
此时,独角鲸表达的是一种友好的情绪。
林源伸出手,在水中按照一定节奏拨动水流。
独角鲸的视力并不算好,因此想要和它们交流,依靠表情形体等方式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还是要依靠声响和触摸。
这种低频的水流声,对于独角鲸来说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在独角鲸群中,也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表达诸如:安全,没有危险这样的情绪。
在林源的示好下,一只独角鲸拍打着尾鳍,小心的靠近林源。
它还非常谨慎的扭头把独角转向一边,避免戳到林源。
而林源却一点都不在意,反而是伸手抚摸着那只独角。
说实话,手上传来的触感并不算好,粗粗的而且充满了沟纹,有点像用手抚摸螺纹钢的触感。
但就是独角鲸这根尖尖的长角,在欧洲的黑市上能都卖到一只10000英镑,甚至有时能超过20000英镑。
这都要归咎于中世纪时期,教皇为代表的上层阶层,曾经把独角鲸的角,当成是独角兽的“圣角”。
认为具有净化,解毒,驱邪的作用,使得这种角受到疯狂的追捧。
甚至还有不少人,相信把角磨成粉服用以后,对于男性的那方面有着神奇的功效。
可以说是西方版的“以形补形”了。
只不过在林源看来,这也太奇怪了,独角鲸的角虽然很长,可是又尖又细的,到底怎么联想到那儿了?
难道真的相似?
林源表示不懂,在线留个问题。
此时,越来越多的独角鲸完成了换气,它们纷纷来到林源身旁,拍打着水表示感谢。
对于这种情况林源感到了相当的欣喜,那枚战斧巡航导弹获得了回报,这时候可以尝试着和独角鲸进行沟通,获得它们在之后的拍摄工作中的帮助。
林源的目光巡视四周,很快找到了那只角最长,最粗的独角鲸。他知道,这只独角鲸就是鲸群的首领。
和其他鲸偶蹄目的群居动物不同,独角鲸群并不是由雌性充当首领,而是采用按性别各自分群的方式。
也就是母鲸和母鲸凑在一起一群,公鲸也是自己凑一个群。
除了交配的时候之外,都是各自生存的。
这种生存方式,简直是许多人类男性梦想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