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619章 致命而隐蔽的暗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9章 致命而隐蔽的暗算(1 / 4)

第619章 致命而隐蔽的暗算

听到老汤米的话,林源立刻相信了几分。

虽然他说的秘密,是半猜测半推导出来的,但听到的关键词不假,而且这个猜想是可以被验证的。

只是林源有些不懂,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会导致n—13号线路变得危险?

这条路线之所以能成立,就说明了平时并不危险,否则不会被列入潜艇的航路之一。

所谓的潜艇航路,是指潜艇在大洋深处游弋时,并不是胡乱跑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因为水下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海底山脉,异常的凸起,都有可能让潜艇在航行时,撞上水下障碍物,导致艇毁人亡。

已经乘坐了一次弗吉尼亚号的林源,很清楚潜艇在水下行进时,艇首没有可供观察的玻璃窗也没有探照灯。

所有对于艇外的环境感知,完全仰仗于声呐等回声定位设备。

与人类来说,不依靠视觉来规避障碍引导前进,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

因此,潜艇在水下行进时,是需要根据事先绘制的海底地图,选择安全的路线,才能快速前进。

否则就只能一点一点的慢慢龟爬探索着前进。

因此,所谓的反潜作战,也不是在茫茫大洋中,大海捞针似的寻找潜艇。

而是根据探明的潜艇航路,在关键的毕竟通道中去寻找,这就事半功倍了。

因此潜艇作战和反潜作战的核心,都在于对作战水域的海底地形和水文状况,有着详细的数据积累,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至于这次前往格陵兰岛冰盖下的路线:n—13航路中的n,显然是北部的意思,林源大致可以猜出,这是大西洋北部海域的水下航线编号。

但既然被列为航线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危险呢?

如果是有危险的航线,班戈潜艇基地的罗斯少将,是不可能明晃晃的指派他们走这条路线的。

就算他指派了,路易斯中校这样经验丰富的艇长,也会选择拒绝。

这只能说明了,平时这条n—13路线虽然不怎么使用,但是没有什么危险。

听老汤米的意思,似乎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特定时期n—13路线变得危险,这一点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此给了罗斯少将暗算他的操作空间。

这又是为什么呢?

安全无小事,林源不会简单的接受结论,而是一定要问清楚。

于是他开口问道:“布拉德先生,请问你能和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n—13号航线变得危险呢?”

“林源先生,请问你对于厄尔尼诺现象有什么了解?”老汤米反问道。

“我只是大致知道,这是一种异常的气候现象,每隔几年都会出现一次。后果会导致全球很多地方的海水异常升温,导致陆地上出现异常的洪涝和干旱。”林源回答道。

不是地理和气候学专家的他,对于厄尔尼诺现象的了解,也就只有这种程度了。

老汤米点点头说道:“已经足够了,你只需要知道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北极圈内的温度短时间异常上升就够了。”

“请问,这和n—13航线的安全,有什么关系呢?”林源问道。

“林先生,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最害怕的就是浮力异常。这是除了撞击海底障碍物之外,潜艇出事故的最主要原因。”老汤米很有耐心的解释道:

“而海水的浮力,和海水的密度相关。海水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林源点点头,这是基础的初中物理知识了,非常的简单。

比重比水大的物体就会沉下去,比水轻就会浮在水面上。

如果海水密度变大,那么比重也会变大,浮力自然就会相应的增强。

老汤米继续说道:“而海水的密度,是和温度和盐度强相关的。

温度越低,盐度越高,那么密度就越大。反之,则密度越低。”

“正常情况下,海水都是表层的海水密度低,而下层的海水密度高。这也使得下层的海水浮力比上层的海水浮力更大。”

林源再次点点头,这也非常好理解。

因为通常情况下,表层的海水能接受阳光的热辐射,因此温度高,海水密度小。

而深层的海水受到热量少,温度就低,海水密度大。

而密度小的海水自然会在上面,密度大的海水下层,在下面。

看到自己说的话都能被听懂,老汤米点点头。

不得不说,华裔就是不一样,基础的文化教育没有缺席。

而不像那些搞快乐教育的美国白人新一代,基本上在学校什么都没学到,真是令人担忧啊。

他继续往下说道:“但是全球至少有两个地点是例外的。一个是在南极洲的威德尔海。

这是因为海面大量结冰,吸走了水分使得海水表层盐度提升,密度增大,从而使得海水大量从表层向海底沉降。

另一个地点就是格陵兰岛,因为表层海水受到干燥的寒风吹袭,而大量的蒸发,导致海水盐度增加水温降低。同样出现了表层海水大量沉降的现象。”

林源都听懂了,他开口问道:“我能明白,请问这和弗吉尼亚号有什么关系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