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兹笑着说道:“等你回来吃晚饭。”
林源和他们挥手告别,独自一人向着积雪区走去。
此时已经是午后,明晃晃的太阳,在空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显得更加刺眼。
“雨后天晴,开局不利啊。”林源吐槽道。
根据五字诀中的“晴”字诀,要格外警惕降雪降雨过后的晴日或温度较高的暖和之日。
虽然并不是五字诀上的情况都碰到,就一定会发生雪崩,但肯定是符合情况的现象越少,发生雪崩的概率就越低。
这也算是出师不利了。
林源加快了脚步,小跑着前进。
很快,他就踏入了积雪区,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
南方的小朋友可能没概念,在雪地中行走,特别是齐膝深的积雪中行走,是和平地上完全不同的。
平地上行走,迈步没有任何阻拦,可以自由洒脱的往前走。
而厚厚的积雪中前行,要是还和平地走那样,估计走一路,脚会挂一路积雪层。
不说会不会被积雪打湿裤子,这巨大的阻力,就承受不了。
因此只能把脚抬起来,从上往下,一步一步踏着走。
用这种走路方法前进,显然速度就快不起来。
林源一步一步的走着,不断向着积雪层深处而去,哪怕每一步都显得显得笨重迟缓。
这并不是雪地行走难住了他,而是他在用自己的步伐感受着脚下传回的触感。
每一步落下时,最上层传回的踩踏感,是明显的冰渣碎裂感,然后往下是那种冰雪混在一起的泥状感,显得有些黏腻,再往下反而是干燥的雪层。
林源知道,原本这儿的积雪层,都应该是最下层的那种干燥雪层,而且这种干燥的积雪层,还应该相当的松软。
一脚踩下去,可以极大的缓冲落脚力量,不会有这种明显的顶撞和阻滞感。
这种松软的雪层如果足够厚,甚至可以缓冲人类从高处跳下时的冲击力。
比如说西伯利亚地区的毛子们,就喜欢在冬季的大雪之后,玩“跳楼”的游戏。
从七八层的楼房顶上,一跃而下,跳进松软的积雪堆之中,这种乐趣真是难以想象。
而此刻林源脚下的触感,却完全不是这种松软的感觉。
因为前几天的那一场暴雨,把大量的水分渗入原本松软的雪层之中。
最上层的积雪变成了冰渣,中层的变成了雪泥,而最下层的积雪虽然没吸水,但是也在前两层的重压之下,变得不再松软,而是有些厚实。
脚下传回的信息,对于林源来说喜忧参半。
他都不需要垂直挖个雪坑,就知道下面的雪必然比上面的更软。
根据“雪”字诀,这意味着整个积雪区,处在一种“头重脚轻”的结构之中。
这种结构,肯定是不牢靠的。
但好处在于,这种头重脚轻,并不是雪层自己形成的,而是在雨水的作用下,干涉形成的。
雨水不仅使得积雪区的结构,变得“头重脚轻”,但也使得雪层之间变得更加绵密相连,彼此间的应力比干燥的雪层更是强了好几个级别。
林源从背包中,取出一根空心的登山杖,插入脚下。
他把耳朵贴近其中的一端,小心的听着传回的声音。
这一动作持续了五分钟,林源才满意的直起腰杆:
没有听到任何可疑的声音,这是一件好事。
至此,林源已经初步探明了这片积雪区。
有一点危险,但是问题应该不大,他在心中给出了结论。
“林源,你那儿怎么样?”此时,耳机中传来了孟涛的声音。
“还行,除了晴天导致的气温升高,有一点影响之外,其它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你那儿测的风速怎么样?”林源问道。
“67级风,没有观测到山脊积雪有便宜现象。”孟涛答复道。
“这么说来,整体的危险程度不高?”林源问道。
“似乎是这样……”
“轰隆轰隆!”
孟涛的话刚说了一半,一阵雷鸣般的巨响传来。
“该死,发生什么了?东坡又雪崩了?”通讯频道中,孟涛骂道:“声音怎么这么大,真是没完没了!”
“不,你们往北面看!”科恩导演喊道。
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