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545章 拍摄方案,肘击拉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5章 拍摄方案,肘击拉贾?(2 / 4)

看到导演的疑惑,林源没有为难他,而是开口说道:“中国古代文化作品中,有两个很有名的故事,就详细的描写了人类和老虎搏斗的场景。”

“第一个故事,出自清朝乾隆时期,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酉杂记中的一篇文章《唐翁猎虎。

后来还被改编成了一篇小学生课文《唐打虎。”

林源大致和老导演说了一下这个相当有名的故事,“滑铲”这个后世著名的互联网梗,就是来源于这个故事:

“老虎扑过来,老头身子一蹲,把头一偏,老虎从他头上蹦了过去,就趴在地上不动了,肚子下面鲜血直流。大家围上去一看,原来老虎从下巴到尾腚,被斧子剖成了两半。”

……

“他临死还叮嘱儿子要打虎除害,交代了两条:一条是见了老虎不该怕,更不该逃;另一条是老虎见了人总要扑过来,要打它的咽喉和肚子。”

“唐家的子孙个个能打老虎,巧妙各有不同,但是大家都牢牢记住唐牛临死前说的这两条。”

林源也不知道,唐家子孙是如何从这样两条说了等于白说的经验中,学会如何打虎的。

反正要是真觉得这样就学会了,那肯定是废了。

“第二个故事,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的一个‘武松打虎’的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就更加广泛了,简直是家喻户晓。

关于老虎的三连招绝技:“老虎一扑二掀三剪尾”,以及老虎像是钢鞭一般尾巴的描写,简直是深入人心。

但林源知道,无论是《唐翁猎虎还是《武松打虎,都是虚构的。

而且不仅是虚构的,甚至连老虎猎杀目标时使用的技巧都不太准确。

古代人并不像现代人,有机会观看大量老虎捕猎的视频影像,从而知道老虎究竟是怎么猎杀动物的。

《唐翁猎虎中那种四脚离地,全身腾空的飞扑,老虎基本不会在捕猎的时候这么做。飞快的冲上去,用前爪猛的按住猎物,紧接着接锁喉,才是最常用的方式。

《武松打虎中的三连招,也更像是人类在有顺序的出招,现实中的老虎尾巴也许抽在身上也会挺疼,但主要还是用作平衡身体的稳定器,而不会真的拿尾巴来抽人。

虽然林源知道这两部古代作品,对于人类和老虎的搏斗描写不太符合现实,但他在此刻提出来,就是打算借鉴这两部作品的精髓。

因为哪怕描写是假的,但是吸引人的部分却是真的,如何把人和老虎搏斗戏拍的精彩的答案就在这里。

林源开口说道:“如果我全力的躲闪,我有信心让老虎根本打不中我的身体。”

听到林源的话,老导演暗自咋舌:真是一个怪物!

“但如果这么拍,就没有任何看头了。老虎的每一次掌击都被我躲开,它试图咬我抓我,都被我轻松的和它周旋闪避。这样拍出来的效果很真实,但一点都不精彩。”林源说道。

“从那两部作品中很容易得出经验:想要拍好这场搏斗戏的关键,焦点要聚焦于老虎身上。”

“观众想要看到的是,老虎如何凶狠致命的出招,我又是如何见招拆招的。他们要看的是类似于回合制这样,条理清晰的攻防,拳拳到肉的近距离碰撞肉搏。

因此,我打中老虎以及老虎打中我,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会有势均力敌的感觉,也才会足够惊险刺激。”林源解释道。

此时导演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林源坚持要让老虎一掌拍在他的肩上,只是他真的能承受的住吗?

“相信我,没问题的。”林源说道。

他是真的有信心,因为林源的神经反应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甚至比以灵敏著称的猫都快了40%以上!

连飞射而来的子弹都能劈开,老虎的掌击,在他的眼中完全不是问题。

林源会寻找掌击力道最弱的时候,才“做样子”挨上一下,配合着拳法的化劲技巧,不会真的硬挨一掌。

“好吧,我明白了。”老导演还是接受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你要在登场地点选择时,和老虎拉贾有一道深深的沟堑,目的就是为了诱导老虎做出飞扑的动作吧?”

林源笑着点点头:“是的,观众想看老虎飞扑,我们就创造条件让它飞扑。

观众想看老虎用虎掌拍我,我就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观众想看我骑在老虎身上,挥拳猛砸,我也同样这么设计。”

武松打虎的经典场面,就是武松骑在老虎身上,一手按着虎头,一手猛锤的样子。

后世互联网上,很多人看着老虎膀大腰圆的照片时,经常惊讶的问道:“武松能打赢这货?”

不管武松是不是异于常人的天宿下凡,反正林源会用自己的行为证明,老虎确实是真的可以这么打。

老导演感慨道:“你这是一步步都精心设计,让老虎围绕着你的指挥棒,从而实现拍摄意图啊。

就这段戏的拍摄难度,不再给你一个奥斯卡影帝,都说不过去!”

谁说这样的戏不是演技?

林源不仅要拍好自己的动作戏,还要带着老虎拍,把老虎完全引导入自己的拍摄节奏中来。

这种拍摄难度,和对于演员表演的要求,简直是逆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