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拼命上杠杆的风险,我只能说可能因为你还是个外行,尚不理解当前全球金融体系的规律。在这个经济周期内,要拼了命的借钱,借到的钱越多,你只会越赚钱,绝不会有亏损的风险。”贝蒂说道。
“我还真的不太懂,你能帮我解释一下吗?”林源问道。
于是,贝蒂深入浅出的给林源解答了一下疑惑。
简单来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这个世界处在金本位之中。
那时的美元是锚定黄金的,美联储向世界承诺,发行的所有美元都有对应的黄金储备作为担保,因此美元是无法随意发行的。
有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因为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得不滥发美元导致的。
但事实却是,哪怕没有越战的泥潭,布雷顿森林体系迟早也是会崩溃的,因为在这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金本位根本玩不下去。
举个例子,假设这个世界上流通的,作为货币的黄金总价值为100万亿美元,而每年生产的总商品价值也是100万亿美元。
这时货币和商品可以建立一个完美的对应关系。
如果是在农业时代,耕地的总数基本是固定的,每年土地产出的上限也不会有太大变化,那么和贵金属货币能够基本匹配,不会出现购买力的巨大波动。
但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明年的总商品价值可能就是110万亿美元,后年120万亿美元,大后年130万亿美元……
而黄金总量,却不可能按照这样的数量同步增长。
因为商品产能可以快速膨胀,而黄金你找不到矿场的话,挖不出来就是挖不出来。
这就会导致商品的增长数量,远远快于货币,导致货币的购买力越来越高,这就是所谓的货币通缩。
金本位货币,具有天然的通缩属性,这是自然规律!
一旦进入通缩状态,大家手中的钱会越来越值钱,今年十块钱可以买一袋米,明年十块钱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后年十块钱可以买一部手机了。
大家都会舍不得钱,拼命的存钱,只保留最低限度能够活下去的消费。
毕竟钱拿在手上越来越值钱的话,谁还钱啊?
整个社会将如同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的生气。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样的金本位货币体系,迟早是会崩塌的,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
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后,世界就进入了无锚货币时代。
以前各国发行货币,是锚定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储备的,现在完全没有锚了,靠的是国家对内的强权和对外的信用。
这一下,世界各国的央行发行货币时,除了要考虑滥发货币导致的恶性通胀之外,几乎已经不受任何限制了。
因此在这个时代,资产才是硬通货,因为资产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没法被央行批量“印出来”。
至于资产也可能在价格泡沫化之后,买入导致亏损,这是另一个问题了,关键在于持有资产的价格。
回到无锚货币时代,通胀变成了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于是有些处在经济底层的普通人们编出了搞笑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当今世界一年的通胀率大约是7%,一个资产10亿的富人,每年资产会被通胀吞噬7%,也就是7000万元,平均每天接近20万元。
于是普通人开始感叹:“富人其实压力也挺大的,如果不能投资盈利,每天一睁眼自己的资产就缩水20万元,真的是好心疼啊。”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穷的是真的越来越穷,富的反而越来越富,这才是大家感受到的真相。
那么问题出在哪了呢?
为什么通胀不吞噬富人的财富?
答案在于普通人没有资产。
普通人的财富大多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存在银行中的都是现金,每年固定被通胀吞噬7%,哪怕有一些存款利息,那也不过是少被吞噬一些罢了。
而富人假设有10亿财富,资产配置往往是这样的:
其中9亿5000万,甚至9亿8000万都是房子股票债券等资产。
银行做的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事,这也不怪银行,毕竟银行要考虑资金安全问题,显然钱借给富人“看上去更安全”。
于是富人还能负债从银行借贷10亿元,继续换转成资产。
这样一个10亿财富的富人,可能持有的资产超过了20亿元。
通胀怎么可能吞噬他的财富?
通胀不仅不会吞噬他的财富,反而会因为通胀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涨,让他变得更有钱!
这就是贝蒂所说的,在无锚货币时代,借钱就是赚钱。
这其中唯一要当心的就是经济周期,具体说就是:资金成本和资产价格。
假设借钱的成本很低,利息很低,而资产又处在不断地上涨之中时,自然要选择拼命的借钱,借来每一分可能借到的钱。
但是一旦借钱的利息变高,资产价格开始下跌,那时就要去杠杆,防止财务暴雷。
那么问题来了,当前处在什么经济周期之中?
答案非常明显:现在处在美国次级信贷危机爆发前,资产最狂欢的阶段。
此时的市场利润,在1%左右,借钱的成本简直像是不存在一般。
而各主要资产,又飞快的上升中,这时候不该拼命的借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