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手中的绝大多数股权,都是处于锁定期无法交易的。
真正能够用来交易套现的,不会超过10%。
按照3000亿美元的市值,在这段泡沫时间里抛售掉,也能获得300亿美元的回款。
等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来,赚点差价行不行?
答案是依旧不行,因为根据美国证券法规定,持股超过5%的大股东抛售股价时,必须举牌公示。
所谓的举牌公示,就是要告诉大众,你是谁,你准备卖多少。
这样公众就会立刻获得相应的信息,从而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就能先一步决定要怎么做出应对。
还不仅仅如此,大股东减持每次不得超过1%,出清股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作为林源影业的实控人,如果他对外公示自己准备大量减持公司股票的话。
大众会怎么想?
公司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老板都准备跑路了!
这样的话,林源影业的股价必然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导致他很难真正的实现在高位套现。
事实上,大多数上市公司老板,都是面临这样的难题。
股价拉到高位以后开始套现,必须举牌公示。
然后顶着股价下跌,一边跌一边卖,如果股价不够高,未必能套现多少的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上市公司老板的身价,都是虚的原因。
号称几百亿,上千亿美元身价,全都是股价支撑起来的,真的变现能拿到四分之一都算厉害了。
因此,林源想要在高位套现10%的股价,依旧是做不到的事情。
这一轮林源影业的股价上涨,他只能是光挨打,完全吃不到肉。
等等……
林源突然意识到:如果他举牌公示,假意要抛售公司股票,是不是就能在股价疯狂上涨前,先一步压住这个势头?
当这个念头出现在林源的脑中时,立刻又出现了大量的相关问题:
他并不是真的想要抛售股票,因为这会丢失绝对控制权,如果只是假意这么做,要怎么操作?
突然开始举牌公示,造成股价的下跌,是不是该通知一下和他关系密切的大投资人?否则他们的利益受损,会影响到对林源的支持力度。
可是私下告知大投资人,会不会涉及到信息的不当披露,留下法律上的把柄?
……
一系列的问题,让林源感到相当的头大。
于是,他开口说道:“gakki,帮我准备电话会议,我要和贝蒂通话。”专业的事,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林源相信,有贝蒂的存在,这件事一定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很快,电话会议就已经准备妥当,林源,霉霉和gakki酱坐在一起,电话中传来了贝蒂的声音:“林源,有事吗?”
“打扰你了,你那儿已经夜深了吧?”林源问道。
“才十一点,有事你就直说吧。”贝蒂说道。
紧接着,林源把自己对于股价的担忧,以及想要遏制股价的想法全部说了一遍。
听到林源的叙述,gakki酱和霉霉才知道,他已经想的这么深远了。
听完林源的话之后,电话中传来了贝蒂的回答:
“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只要你出发布减持公告,对于股价是一定有抑制效果的,但是效果可能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好,我担心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为什么?我作为公司实控人,大量减持股票了,市场还不担忧吗?”林源不解的问道。
贝蒂解释道:“对于《证券法你的了解还不够,只注意到了大股东的举牌公示,却不知道还有股权抛售的限制。
作为实控人,你股权减持比例在一年内,不得超过自己持有总股本的20%,也不得超过所有股本的5%。
也就是说,你根本不可能大量的抛售股份,所以是起不到压制股价的效果的。”
听到贝蒂的解释,林源立刻明白了。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证券市场的各种规范,在明面上还是相当完善的。
所谓的不得在一年内,减持超过自己总股本的20%,意思就是假设林源拥有15%的公司股票,一年减持总数就不能超过3%。
这条规定的目的,是限制实控人出清股票的速度,哪怕再快也必须5年才有可能卖光全部股份。
但要是公司实控人,敢连续5年顶格减持股份,可能在第二年或第三年,公司股价就要跌到退市的程度了,因此想要套现真的很难。
而不得超过所有股本的5%,是做出绝对值的限制。假设林源拥有65%的股票,叠加这条限制,每年只能减持5%。那5年都清空不了,足足需要13年才能卖光。
限制不超过自己总股本的20%,是针对持股比例不够高的实控人,而第二条不超过所有股本5%,则是进一步限制那些持股比例极高的实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