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林源不可能为了韩国人的喜好,就去影响自己的电影表达。
但哪怕是拍摄韩国人不够喜欢的唐朝题材,《大唐英歌仍然在韩国取得了1800万人次的观影成绩,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可见韩国市场,对于林源的喜爱度真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民族感情。
紧接着,霉霉又介绍了《大唐英歌在欧洲市场,东南亚市场,南美市场,以及印度市场,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突破,具体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今年剑道大会的举办,原本东南亚市场和南美市场,对于林源的喜爱和认可度也进一步加深了,这也是《大唐英歌在这两个地区,能够取得票房突破的一大原因。
对于这一点,倒是林源没想到的。
但作为一名电影演员,他的知名度,公众形象,以及受到的喜爱程度,都会极大的影响他主演的电影票房,这并不难理解。
因此,他从不像那些好莱坞巨星一般,不顾自身形象,放浪形骸的过糜烂的私生活。
如果他只考虑欧美电影市场,那么确实那些都不重要。
但他想要获得全世界各地影迷的喜爱,就必须考虑自己的品德和形象了。
于是,一个隐忧再次浮现在他的脑中。
林源开口说道:“林源影业的股价,现在很令我担忧啊。”
“担忧?”霉霉不解的问道。
“股价现在已经很高了,要是继续往上冲,很多个人投资者可能会血亏。”林源答道。
“如果林源影业的股价出现崩盘,不仅仅对不起那些喜爱我的影迷,还会让我的个人形象遭受巨大损失。”林源进一步解释道。
听到林源的解释,霉霉表示理解,但这种情况还真是罕见。
所谓的个人投资者,就是散户,这其中固然有投机者,但很大一部分肯定是林源的影迷。
当他们在高位价格买入林源影业的股票,被套牢之后,可能就会面临巨大的亏损风险。
这是林源绝不想看到的。
霉霉理解林源的担忧,对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来说,是恨不得股价更高一点。
让股价泡沫化以后冲到极致,然后借机偷偷坚持套现。
等到股价崩盘了,再低价买回来,轻松就赚到了价差。
至于散户的死活?
不让散户在高位接盘,哪来的利差。
可林源完全不希望看到这一幕,这对他完全有害无利。
林源影业的股价,之前就已经冲到了28美元,直逼30美元大关。
当《大唐英歌的最终票房成绩出来,恐怕价格要继续狂飙了。
贝蒂给出的预测,就是林源影业的价格,在这股狂热的气氛助推下,甚至有可能突破40亿美元大关!
如果这一幕真的出现了,那就意味着林源影业的市值,将达到3000亿美元!
在2004年,这个市值意味着,林源影业将超越市值2884亿美元的微软公司,成为仅次于通用电气的世界第二高市值公司。
对于这个结果,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财务分析,任何人都可以得出结论:林源影业的泡沫的实在是太大了。
一家影视公司,何德何能市值超过微软,埃克森美孚,辉瑞制药,英特尔,壳牌石油,波音公司……这一众真正举足轻重的企业?
林源影业在2003年的利润,是21亿美元,哪怕按照之前20美元的股价计算,1480亿美元的市值也意味着pe高达71倍。
这个价格已经非常危险,已经是市场透支了《大唐英歌的票房业绩,提前给出的高估值。
如果《大唐英歌真的达到40亿美元的票房,林源影业在2004年的利润,可能就能达到32亿美元。
届时,1480亿美元市值的林源影业,pe将下降到46倍,虽然依旧很高,但也就不那么危险了。
可是假设林源影业的股价,真的如贝蒂的预料,被推到40美元,那就意味着pe高达170倍!
这相当于对林源影业的投资,要170年才能回本。
哪怕按照预估的32亿美元利润计算,pe依旧在100倍的超高水平。
对于新兴的科技型企业,100倍pe都是非常高,具有相当风险的价格。
更别说此刻的林源影业,已经是市值过千亿美元的巨头企业,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成长空间。
一旦林源影业的股价,在这么高的位置崩盘,将会让所有的持有者蒙受巨大的损失。
美股是有做空机制的,林源不相信那些闻到血腥味的金融巨头,不会趁机上来啃一口。
那时,林源影业的股价,将会更加雪崩式下跌,也许会从40美元的高位,一路跌到15美元,甚至更低的位置。
真出现这样的情况,无论和林源有没有关系,他的个人形象必然会遭受巨大损失。
更可恨的是,这轮股价的泡沫上涨,林源完全吃不到任何的红利。
不说林源减持会丢掉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但哪怕他想这么做,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