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就是三星的半导体产业,是举国砸重金砸出来的。想要往外技术输出,国内审批这一关我担心就过不去。”
“第二点,就是受到‘瓦森纳协定’的限制,我们这么做会被制裁,同样也是巨大的阻碍。”
“我相信既然你提出了这个计划,那就一定有配套的可行方案,我想听听你怎么说。”
说完,李富真就看着林源,等待他的回答。
林源点点头,李富真不是在敷衍自己,她说的都是现实问题。
所谓的“瓦森纳协定”,其实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延续。
欧美发达国家,对于东方阵营的技术封锁,是由来已久了。
“巴统”针对的是苏联,随着苏联的解体,《瓦森纳协定》孕育而生。
《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与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The Wassenaar Arra on Export trols for 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ologies)。
明面上,《瓦森纳协定》只写明了禁止向:伊朗、伊拉克、朝鲜和利比亚四国进行技术封锁,但实际上针对目标却是东方大国。
《瓦森纳协定》包含两份控制清单:
一份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材料处理、电子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等9大类;
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22类。
因此,三星如果向国内转移半导体产业链,就必然会受到来自老美的制裁。
总的来说,想要这么干,韩国本国就不会同意,掌握半导体核心技术的老美更不会同意,因此这件事很难。
对于李富真提出的担忧,林源说道:“当前阶段,我不需要存储器,闪存,中央处理器这样的器件。
而是配套LCD液晶显示屏,白电电子元器件,以及部分手机非核心组件。
这可以在索尼转移生产线的项目中,慢慢夹塞进去。”
听到林源的话,李富真点点头,如果这么做的话,还是有相当的可行性。
一方面索尼股东大会,已经落实了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包含LCD显示屏在内的家用电器生产线,在这层外皮下,悄悄的塞进一些半导体技术,也可以解释为供应链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涉及的技术,也不是最尖端的没那么敏感,老美不会一直盯着。就算被发现了,顶多也就被罚点钱,通过游说和政府公关就能解决,所以问题不大。
但李富真不明白,林源为什么为了一些相对落后的技术,也要冒着风险干这件事,简直是吃力不讨好,又起不到太多的实际作用。
她会这么想,当然是因为李富真没有林源那样的后世记忆。
在后世的科技封锁战中,大陆的半导体产业起步真的是很艰难。
现在国内很多人还是抱着:自己造不如买的想法,怕苦怕累,偷懒取巧的用组装的方式来做产品。
真的等到被制裁的那一天,才知道痛。
如果能帮助国内早几年构建一些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础,哪怕技术比较落后,但也比未来从零开始要强,未来的阵痛期也必然能缩短不少。
这种关系到技术霸权的争夺战,原本和林源的关系也不是很大,毕竟他只是一名电影行业的投资者,有多大的能耐端多大的碗。
但随着他对索尼的掌控,以及和三星集团的深度绑定,林源突然意识到:好像自己还真的能做点什么?
甚至没有人比他更有条件做这件事了。
因此,林源也开始认真的思考,他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现在他终于在权衡再三后迈出了这一步。
“好吧,我愿意配合你试试。但我也想问一句,费这么大力气帮你,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李富真问道。
李富真的诉求非常合理,推动她做这件事的筹码,不能用投资回报率这样的经济利益来交换。
毕竟赚钱了也只是三星集团的,她能获得的直接利益,已经随着抢到接班人位置以后,开始逐步变淡,但风险却是实打实的。
林源拿出一份材料,递给了李富真:“你看看,这是亚当斯小姐通过多方面收集来的情报,得出的结论。”
李富真好奇的接过来,翻看了几页之后,她的脸色就开始变得铁青。
又翻看了几页,她已经在位置上坐不住了。
只见李富真站了起来,转过身去,她已经压抑不住愤怒的神情,只能用这种方式掩饰自己的失态。
过了好一会儿,李富真才控制住情绪,重新坐回到位置上:“我以为他是爱我的,至少愿意在不公平竞争的情况下,给我一个机会。
但没想到,他还是站在我那个蠢哥哥那边。”
“你不怀疑这份材料的真实性吗?”林源问道。
“是真的,之前我还在疑惑,我那个蠢哥哥为什么没有拼死反抗,而是这么平静的接受了我的上位,没想到他们在和我玩缓兵之策。”李富真答道。
这份材料中,贝蒂汇总了多方面的情报,甚至一些李健熙亲信的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