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人帕达玛早就已经出门去干活。
清早的贫民窟,人潮涌动,活力十足。
林源和贝蒂在路边的小店吃完早饭后,开始四处闲逛起来。
在达拉维贫民窟,几乎他们看到的每一条河流,河面上都飘满了垃圾,发黑的河水隔着几百米都能闻到冲天的刺鼻臭味。
这幅画面,完美的符合两人对于贫民窟的刻板印象。
真是脏乱差到了极点,可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林源竟然看到有人半截身子泡在发黑腐臭的河水中。
河水淹到了他胸口的位置,大量的腐臭的垃圾就这么团簇在他的鼻子下方,观看着就想让人呕吐。
“他在干嘛?这河水这么恶心,他在那儿也待得住?”贝蒂不解的问道。
“建筑工人,他在修补龟裂的河边水泥墙壁,防止上面的道路垮塌。”林源看了看答道。
“真是不容易啊!这样的工作一般人真做不了。”贝蒂感叹道。
“生活所迫,赚钱不寒碜。”林源答道。
“可是这样泡在河水里,下半身真的不会烂掉吗?你要是也做这个,我可不让你进入。”贝蒂笑着答道。
果然多经历几次以后,女人也变成了老司机,贝蒂变得大胆奔放起来。
开的玩笑也开始带着些许颜色。
“进入什么?”林源明知故问的问道。
“你最喜欢的地方啊。”她毫不示弱的答道。
“干什么呢!大白天的好好做调研,等明晚住到酒店去了,再好好收拾你!”林源说道。
“好啊~这次我绝对不会输的!”
两人像孩子一样斗着嘴,手拉着手继续在贫民窟内四处观望着。
这一天的时间里,他们见到了达拉维贫民窟里多如牛毛的各种小工厂。
这种几个人规模的,甚至都算不上小工厂,只能叫小作坊。
两人上前和老板,以及店员交谈。
工作不忙的时候,对方也很热情的和两人交流。
在交谈中两人得知,就是这样的小作坊,却一年也能产生十万到几十万美元不等的营业额,养活好几名工人。
不少老板还能从中小赚一笔,在离贫民窟不远的正规社区中买房,安家落伍,成为一名真正的新孟买人。
而小老板的立志经历,也激励着作坊内的其它工人,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融入这个城市。
这样乡下进城人员的奋斗史,在世界各国都不断重复上演着。
林源和贝蒂还参观了贫民窟内到处都是的垃圾处理站,和那些出售垃圾的拾荒者交谈。
在交流中,他们深刻的感受到,大部分人眼中的垃圾,竟然在分类处理后的利润竟然有这么高。
垃圾回收是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利润高到甚至需要有帮会势力的介入,才能划分好各自势力范围。
这件事又一次刷新了贝蒂的认知。
作为高高在上的华尔街精英,过往她是不可能关注拾荒者,以及垃圾回收这样“不体面”的营生的。
投资硅谷那些光鲜亮丽的高科技企业,逼格又高,赚钱又快,干嘛要这么接地气呢?
可是这次的印度之旅,对于贝蒂来说完全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让她感到自己和之前,已经开始变得截然不同。
紧接着,他们又去感受了达拉维贫民窟品类多样的菜市场,并且了解这儿的物价水平。
居长安大不易,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极高。
可是达拉维贫民窟的菜市场,却给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匹配收入的低价商品。
虽然有时候蔬菜水果的质量差了一点,但是超低的价格足以弥补一切。
在这一天中,他们遇到了很多热心的贫民窟居民,无私的给予他们帮助。
当然,更多的是绝对不可能缺席的印度式坑蒙拐骗。
缺斤少两,装疯卖傻,假装找错钱,狮子开大口……这些层出不穷的小手段,让两人大开眼界。
直到天色渐暗,两人才意犹未尽的往居住的地方走去。
“来印度也这么些天了,你对印度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林源问道。
“有好有坏,但如果只说印象最深刻的,那肯定是随处可见的不诚信行为,贪婪,坑蒙拐骗像是刻进了大多数印度人的基因之中。”贝蒂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