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十分新奇的话题。
由于王长平在举办开院仪式的时候,并没有邀请太多的大众媒体来到现场。
民众对于青山高等研究院的情况都还一头雾水,基本信息都不太清楚,大家只是知道这是许青山亲手创办的学院,可是至于这个学院要干什么?有谁?什么情况?那是一概不知。
外界迫切的想要联系到青山高等研究院,得到第一手采访资料。
但王长平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而是继续保持着青山高等研究院的神秘感。
至于那些媒体想要去采访许青山?
很抱歉,且不说王长平不知道许青山现在已经跑去哪里了,就连京城大学的人都不知道。
在青山高等研究院开院仪式结束之后,许青山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论是他经常出现的京大校园,还是时不时会发点段子的社交媒体,都安静得离谱。
如果只是一天两天,那倒没什么。
但许青山消失的时间一天一天在增加,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
关注他的人很多,很快就有人察觉到了这一异常。
有人到京城大学的官方微博下去问,也有人去美团和小米的社区问。
好在,这样的热度,很快就被许青山的家人回应了。
而且许青山的第二部个人纪录片也正是预热吸引走了大家的目光。
这一部被取名为《星火的个人纪录片,愣是被老艾他们拍成了悬疑追踪片。
不过后半段中许青山的那一种号召力和学生们跟徐青山互动的场景也被世人啧啧称奇。
大家似乎也因此忘记了继续研究许青山突然消失的情况。
毕竟人家家里人也说了,许青山跑去闭关了,要继续研究更加重要的学术问题。
虽然之前许青山闭关的情况没有像这一次一样这么干净利落,但大家还是怀揣着许青山,或许会继续解决下一个世纪难题的憧憬等待着他的再次降临。
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到许青山再一次露面已经是半年之后。
2011年过得非常的快。
华夏的各种产业科技发展的飞速,其中,由青山资本控股的美团和小米,也在这一年的中段,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
2011年算是华夏千团大战战斗的最为激烈和惨烈的一年。
拉手网,糯米网等5000多家互联网团购、外卖网站,前仆后继的投入到了烧钱广告大战之中。
在各个城市的街头能够看到五颜六色的配送骑士制服。
坐落于京城的美团却并没有深入这一次烧钱广告大战之中。
他们似乎早有远见很早就已经组建好了地推团队在全国同一时间深耕商户资源,瞬间囊括了国内大大小小各种商家,签署了独家协议,形成了供给壁垒。
同时国内各大消费品、生活、食品正好面向民众的一线行业中,各大超级连锁品牌,也先后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那边其他家还在烧钱,需要知名度的时候。
美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良性循环,销售额稳居行业第一。
并且短短半年的时间内,美团也根据民众的需求将终端服务贯彻到底,几乎每周都会推出一项新的功能。
而这些功能不仅精准地命中了民众的生活痛点,还带有各种各样的新鲜活动和大额优惠。
到了这样的情况,美团已经完全不需要推广,美团两个字就是最大的推广。
在2011年年末之前,美团也成功地拿下了高端餐饮资源,市场份额直接超过50%,确立了本地生活服务霸主地位。
而年初刚刚上线的美团外卖服务的通过高频刚需策略,开展了各种类似于“一元外卖”、“拼好饭”的补贴,以自身站点为基础,建立起了蜂鸟配送体系。
还有和京城大学数学信息实验室,也就是许青山所在的团队合作搭建了优化的终端配单算法,在不削减骑手的提成与红利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最优化方案。
这让很多在城市里沉浮的人,用屁股选都会选择到美团旗下成为外卖骑手。
因为美团的福利,超过其他公司不止一档。
仅仅成立了两年的时间,美团就已经突破到了如今这种行业巨无霸的程度。
哪怕此时此刻由于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还没有抵达巅峰阶段,整个本土生活服务线上供应商的行业规模还不算太过于恐怖。
但美团这样近乎垄断的掌控力也让其成为了2011年最为耀眼的互联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