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檐灯青,窗外溪水潺潺,流星透疏水,走月逆行云。
微生珩伏在靠窗的小案捧书夜读,案上置有小火炉,火炉上放着小茶壶,案边置着几只陶瓷杯。
似待什么人来!
“兄台是知道今晚有客人来,故而备茶以待?”
李持安立在茅檐下小窗,望着室内小案的火炉煮茶。
“若来便是客,不来则自饮。”
微生珩放下手中书卷,一手端起小火炉上的茶壶,一手拿茶杯斟茶待客。
“哎,门外在哪儿。”微生珩忙以手为客指门。
李持安收回欲爬窗入室的手脚,转到一边,从小门进来。
小门上头挂了个木牌,灯光虽昏暗,但依稀可见木牌上的三个字——悠久居。
茅屋内的陈设十分简单,一桌,一案,一床,一书架。
微生珩并不起身迎客,抬眸见独自进来的李持安,便说“小兄弟来,不带那位柳腰花态娇无力的小娘子,不怕令她深陷贼窝吗?”
李持安质声说“在下又怎知兄台这里是不是贼窝?”
“若是贼窝,小兄弟就不会来了。”微生珩李持安不客气地在他对面落座,又问。
“那位小娘子品貌非凡,腰金骑鹤者最为喜爱,少说也得十万贯的价,小兄弟这般置之不顾,不怕她将她置于险境?”
李持安的声音很淡,却透着几分心狠,“老夫妇已沉睡,如若在下不允他二人醒来,怕是这辈子都醒不来了。”
微生珩双手端起倒好的茶水放在李持安面前的小案上,唇角带着温和的微笑,“小兄弟,请。”
李持安客气地回了一句“多谢。”
微生珩亦为自己倒了杯茶水,“在下复姓微生,名珩,字玉堂,不知小兄弟是何名姓?”
李持安微微执手为礼“姓李,名绎,字持安。”
微生珩又问“不知李兄弟是在东京哪个衙门供职?”
他曾多次往返东京,听得出小李兄弟是东京人士,小李兄弟虽然着装朴素,但那周身的气度,能看得出来他是官场中人。
李持安端起那杯茶轻吹了几口,啜饮了一小口后放下,声音平淡,“看得出来你眼睛很尖。”
微生珩微哂“年深日久察言观色,自然洞若观火,所以可以说了吗?”
李持安直言不讳“皇城司副使,掌探事司。”
微生珩眸色微生波澜,旋即便消失,双手端起方才倒的那杯茶敬李持安。
李持安并没有接过微生珩敬他的茶,眸子冷然地盯向他,“你既知我会来,不妨直言不讳。”
“李副使何时回京?”微生珩声音一顿,终是大着胆子开口,“能不能请您把羡娘送去府衙?让她回家。”
“葛青山的娘子?”
微生珩应声点头,“羡娘不是葛家村人,她是葛大娘从扶勾县许家坳带回来的,准确来说是拐来的。”
微生珩眸色有些凄哀。
李持安脸上并无表情,“葛大娘说,你曾诱拐羡娘私奔,还说你祸害村中的女子。”
“那些人说的淫辞李副使也信?”
“人心难知,一张口全凭人说,真假难辨。”
微生珩闻言,豁然而起,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他开口厉声怒骂“在下以为像李副使这般昂藏七尺的人物,该不同于那些尸位素餐的庸官,不想竟也一样,为官不为民,可耻可恨!”
他曾向州府的官员说过羡娘是被葛大娘拐来一事,可州府的官员却说。
“你一个拐人娘子的恶棍,竟还有脸倒打一耙,妄想黑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