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丽嗯了声,也不卖关子,言简意赅说结果:“付辞说大概过几天就能回来。”
“这么快?”李红激动到站起身,两手甚至因为激动微微颤抖。
她不知道现在政策有变,知青回城不像以前那么难。只认为是付家能耐,那么难的事也这么快办妥。
应该早点去求唐明丽的,这样女儿就可以少受点苦。
分不清是高兴还是后悔,李红忍不住哭了。
她连忙背过身擦眼泪,对唐明丽说:“你替我好好谢谢付辞,这次他真是帮了我们家大忙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他。”
唐明丽没居功,说了大实话:“也是现在政策有所松动,回城没以前卡的那么严了。”
不然即便付辞有人脉,这事办起来也麻烦。
不对,不然这事她也不可能央求付辞帮忙。
李红才不信,不过唐明丽既然不居功,她也不勉强,省得他们家欠了多大人情似的。
算起来他们两家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姻亲,怎么说她和丈夫都养了唐明丽几年,帮他们是应该的。
李红越想越理所当然,止住泪意后和侄女聊起还在乡下的女儿。
反正人也快回来了,有些话也不怕直说,加上这会感触正深,便一口气说了许多女儿这两年在乡下吃了多少苦。
这些都是女儿上一封信里说的,以前写信回来也说辛苦,但没那么细致,估计是怕他们担心。。
真是傻丫头。
“你也知道的,我和你大伯只有明美一个孩子,她哪吃过这么多苦。都是因为两年前把那门婚事让给了你,不然也不用遭这个罪。”
说着说着多少有点变味。
唐明丽如今也不需要忍,微笑帮大伯母找回记忆:“当年堂姐死都要选择下乡,还以为是有心里准备,原来竟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也好,待了两年知道错了,想回来了,以后也许就不会那么任性了。”
李红被说得悻悻一笑,听出唐明丽语气里的不满,急忙换了个话题:“你嫁给付辞也两年了,他们家就没想着要给你找份工作?”
这话听得唐明丽眉头一皱。
开什么玩笑,上辈子当社畜还不够,这辈子还要。
不过大伯母问这个,不会是关心她有没工作这么简单。
她摇头:“付家也不缺我那份工资。”
“这倒也是。”李红心又堵了。
不是家底厚,谁敢说这样的话。
就拿她来说,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只在家里做个煮饭婆。
如果年轻的时候母亲没有为了给大哥娶媳妇,把自己那份工作卖掉,她也是个光荣的工人。两年前女儿也许能顶自己的工作,不用下乡。
想起前程往事,李红对娘家也是多少带了点恨的,但更多的是意识到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
她给唐明丽杯子里添了点茶,带了些讨好说:“你看,你堂姐也快回来了。她还那么年轻,也没结婚生子,总不能一直在家待着。付辞既然都有办法把她弄回城了,能不能顺便帮忙安排份工作?”
李红殷切看着唐明丽。
如此明晃晃的得寸进尺,唐明丽只觉得烦。
但换个角度也不是不能理解,在这个工作靠分配又僧多粥少的年代,想找份合心意的工作,没关系还真不好办。
只是,回城和找工作是两码事。
一个是一次性的,一个搞不好会有源源不断的牵扯。
万一以后唐明美工作没做好,可能会牵扯到给她介绍工作的人身上。
说她冷心冷肺也罢,反正她不爱干自找麻烦的事,所以非常干脆推脱说:“堂姐在乡下吃了两年苦,回来后还是先好好养着,工作的事先不要逼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