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知青中,除了童喜和何毅是嘉兴人,其他四人都是沪市人。
先来的那批老知青,则都是沪市人。
汪奇便让童喜和何毅今天先跟着自己,而王启民他们四个,则分别交给了另外两个干活比较靠谱的老知青带。
还有另外四个老知青,其中有两个过完暑假还得回大队小学教书,还有两个一天到晚装病想办病退回城,劳动很不积极,汪奇便没把新来的知青交给他们带,以免把新来的知青觉悟都给带偏了。
汪奇做好人员安排,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只有王启民说:“汪知青,我能不能跟何知青换一下?”
“咱们革命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服从安排!”
汪奇昨晚就领教了这个新来的小老乡的胡搅蛮缠,要是别人说这话,他可能还会问句为什么,但这个新来的小老乡,他连说话的机会都不想给他,不然估计又得在这扯上半天功夫,那西山那一大片玉米地里的草,恐怕今天依旧除不完,只能果断拒绝,让大家收拾收拾赶紧出发。
王启民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把原本带他的老知青给得罪了。
童喜见汪奇态度这么果断,心说也难怪他能当知青队长。
书中有提过汪奇这个人,虽然提到不多,但基本都是正向的,为人比较正直,最后他也是凭着自己实力考上大学回城的。有这样人品没问题的人带,能少受很多不必要的气。
“那个王启民真不要脸,在火车上时那么说你,现在知道了白书记是你家亲戚,就换了副嘴里,你那把刀都吓不走他,估计以后有得你烦的了。”
路上何毅小声和童喜说。
“没事,等到了汪知青说的西山,要是能遇到野猪什么的,我就来个杀猪敬猴,保证他以后看见我童二刀都得绕道走。”
何毅被她的话给整笑了:“没想到你这个童二刀也挺能吹的,还杀野猪,就凭你包里那把小水果刀吗。”
离他们最近的汪奇听见两人的对话,接话道:“野猪西山还真有,之前还糟蹋了一大片玉米地,还好还有时间补种,不然损失就大了。不过何知青说得对,那玩意太凶,能不遇见最好。”
童喜也就随口说说,她只是个兽医,又不是猎人,哪有打野猪的本事,汪奇说的对,能不遇见最好。
到了西山后,确实没遇到野猪,但童喜觉得那些刮到人身上又疼又痒的玉米叶子,和玉米地里闷热不透风的环境,比遇见野猪还恐怖。
此时她才深刻体会到农民的不易,一天下来,童喜的胳膊手背和脖子上全是小血口子,虽然很小却又疼又痒,脸也被闷热的环境蒸的特别红。
其他新来的知青和她的情况都差不多,其中有个叫钟红萍的女知青都哭了,可能是没想到农村生活会这么苦。
那些老知青却见怪不怪,因为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不到现在还有两个老知青都不能适应这农村生活,一直装病想回城吗。这除草其实还不算最累的活,等到秋收的时候,那才叫真正的累。
等一行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知青点,天已经快黑了。
童喜因为不在知青点住,便把陈铁柱让人中午送过来的知青口粮,属于自己的那份口粮提回了白家。
“小姨奶又不是她白玲一个人的小姨奶,小元不就是想从那包里拿几瓶汽水吗,又不是把吃的都给拿了,白玲有什么资格不让他拿。”
童喜一进大门,就听见蒋无双那趾高气昂的声音从堂屋传出来。
“阿玲,到底怎么回事,那些汽水又不是你的,你为什么不让小元拿?”是白老大的声音,语气里带着责备。
“就算那些东西不是阿玲的,小元就可以随便乱拿了吗,而且那是阿玲的房间,她不同意,小元为什么还要硬闯进去?”
是杨霜压抑着怒气的声音。
童喜怕杨霜再气出个好歹,赶紧放下粮食跑进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