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吧。”卫语诗不太确定,“还看不出来,这事她也不肯说,但陛下时常微服来见她。”
说罢,她有些担忧地问道:“阿兄,你是不是站在太子那边,要与陛下作对?”
“谁与你说的?”
“我听说了京中形势,自己分析的。”
如此看来,雍国皇帝与太子不和已是摆在明面上了。
顾经年道:“放心吧,我本意是与你母亲合作的。赵伯衡也回来了,他没与你说吗?”
“说了。”卫语诗一听就绽放出了笑颜,道:“师父说,他们该与你一条心。”
“赵伯衡与你母亲说的?你母亲又是如何表态?”
“嗯,昨夜说的,正聊到这事,有客人登门了。”
“谁?”
“不知道呢,母亲单独去见的。”卫语诗手指撑着下巴想了想,道:“应该是陛下吧,我夜里被外面的响动惊醒,推窗往外看,看到陛下的仪驾了。”
说到这里,顾经年忽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被人跟踪了,可长街上熙熙攘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此时他专注看着窗外,卫语诗则看着他的侧脸出神。
待顾经年转过头来,卫语诗有些慌乱地、迅速移开了目光,嘴里很轻地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啊,没怎么。”卫语诗道,“我在想,阿兄你……你说……父亲会认我吗?”
提到顾北溟,顾经年眉头微微一蹙。
他近来确实有在考虑,能否以神尊的名义说服顾北溟为自己所用,但对方有些太难控制了。
“你不必理会他。”顾经年淡淡道,“薄情寡义之人。”
“母亲也说,我没有父亲。”卫语诗小声道:“你可别告诉她我方才问你的话。”
两人一路闲聊着,马车到了越国公主府。
顾经年许久没来,发现这里已经是大变样,不再显得僻静荒芜,而是门楣壮阔,守备森严,门口停着许多命妇的马车,还有不少礼部官员正在忙碌着册封皇位一事。
他们从侧门入内,没有被迎入那个摆满了灵位的大堂,而是到了侧院的花厅。
卫俪正坐在靠窗之处。
她今日不再是那副守孝的打扮,虽然穿得依旧很素,但稍微一拾掇便容光焕发,本就是不到四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像是二十几许。
殷誉和想要立她为皇后,虽未必是因为她的美貌,但她的美貌与仪态确实配得上皇后之位。
“母亲,我阿兄来了。”
卫语诗引着顾经年入内,卫俪回过头来,道:“陛下亲自选了几个青年才俊,正与礼部官员在前院商谈,你去相看一眼,别被他们发现了。”
“母亲,我不想嫁人。”
“那也去相看一眼,不可拂了陛下的好意。”
卫俪说罢,以略有些训斥的口吻道:“去。”
她对女儿的态度与刚刚相认时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温柔,多了几分严厉。
“哦。”
卫语诗不太情愿,转身时又显出乡下姑娘的样子来。
“没教养。”卫俪又叱道。
“女儿告退。”卫语诗只好重新行了个礼,退了下去。
“成业侯,且坐。”
顾经年坐下,目光在卫俪的小腹一扫而过,看不出什么端倪来,遂道:“恭喜公主,很快便要称呼皇后了。”
“你今日已觐见过陛下了?”
“不错。”
卫俪道:“我亦见过了赵师兄,听说了你在界中的遭遇,且将它告知了陛下。”
顾经年道:“看来,你不怕得罪神尊。”
“呵。”卫俪脸上浮起一丝讥意,道:“界人在你们眼里很强大,在我眼里,也不过只是几个卑鄙的炼师而已。”
她比赵伯衡更加了解界。
顾经年道:“不妨直说,你想要什么?”
“你那位神尊的许诺,打动不了我。”卫俪道,“我不要在一个虚幻之地重建越国自欺欺人,我要让越国重归中州。所以,陛下与你说的,便是我想要的。”
这句话却哄不了顾经年。
他微微摇头,沉吟道:“我看未必,你与雍帝实则背道而驰,所以,你今日才要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