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修路(1 / 2)

不光光那边非常的安全,而且路还很好走。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本来没有水泥,这个大沙区赵强是完全修不了路的,在古代修路那是非常痛苦的,要木材或者是石料工程,非常的浩大,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

因为不管是夯实的黄泥土还是木材铺就的路都很容易坏。

黄泥的路,造好了之后一下雨那就完犊子了,尤其是经过了很多的商队,又是骡子,又是马拉的屎都在路上,下了雨以后泡烂了都混在一起。

天晴了以后,太阳一晒,风一吹,那个尘土飞扬,扑面而来的都是一股子马粪,驴屎蛋子的味。

所以说古代只有在大观或者身份显贵,来到城里的时候,才会在城外用黄土铺路。

所谓的官道也只不过是人用脚走出来的,还是泥地。

用石料来铺路确实有保障,但是那玩意儿花了代价非常的大,需要非常多的人力,赵强也没有那么多的人。

但是恰好狮头山的后山,有一处山洞。

里边出产石灰石和铁矿。

质量上乘的铁矿石,随便在地上捡都能捡的到,而且还有制作水泥非常重要的石灰石。

看到这些东西,赵强的记忆忽然就苏醒了。

貌似好像是记得,当石灰石和粘土参合在一起,磨成生料之后再加入铁矿,变成熟了,然后再磨成适合的颗粒之后就变成了水泥了。

当然他也不敢确定自己,记忆一定可靠,再加上各种材料之间的比例是多少,也是需要慢慢的调配,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搞得出来的。

但是架不住后山就有这些材料,你不用也是浪费,根本不用四下搜寻。

本来赵强还想着别人穿越都有金手指,自己啥都没有,没想到这座狮头山就是一个宝矿。

有这些都不算什么,而且还有铜矿。

现在这年头,并非是银本位,虽然银子也能流通,但大部分市面上还是用铜钱的。

就像历史书里边说的,皇帝赏赐群臣,金500斤,银1000斤。

其实这里的金并非是黄金,而是黄铜。

因为同时可以铸造成铜钱的。

何况就算是民间银子的流通性很广了,铜钱也依旧是它代替不了的。

有了铜矿,赵强就可以塑造自己的货币。

这也是一笔经济收入。

赵强叫来了李大伟,让他去研制水泥。

反正告诉他用石灰石加上粘土,再加上铁矿,至于比例,赵强觉得水泥那个最终的形态应该是石灰石,最多至少占八成,铁矿肯定是用的最少的,所以差不多算一个5%。

本来赵强琢磨至少研制个几年吧。

在古代这种条件下,花几年的时间研制出成熟的水泥,那已经很快了,反正后山有的是资源,李大伟一次也就弄个几十斤。

折腾到他孙子死了都浪费不完。

结果还没出三天李大伟,就说他好像弄好了。

赵强跑过去一看。

跟自己印象当中的水泥还真的有那么点相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