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翟达则已经在思考陆思文志愿的事情了。
他本身最近脑子里就装的全是志愿相关知识,而且还结合了前世对这个暑假的记忆,很快就锁定了一条有利信息。
“思文的话兴趣肯定是文学方向。”
钱雅蓉:“对的,但我们讨论过,兴趣和专业不必完全相通,比如英文系也能接受,思文的英语也很好。”
翟达想了想道:
“这个分数虽然不保险,但也许可以有机会进入京大中文系。”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讶的望了过来,就连老神在在的陆泽涛都瞪大了眼睛。
急切道:“小翟,此话当真?”
翟达摸了摸下巴:“京大今年的分数线,预计在415左右,但这个是平均值而不是绝对值,也意味着有高有低,影响录取分数的因素很多,比如不同专业、不同批次。”
给对规则没那么透彻的一家人解释了一大堆,这东西要想说明白本身就很复杂。
但没人不耐烦,即便菜已经都端上来了也没人打断。
京大中文系是国内首屈一指的,也是作家的摇篮,含金量极高,这点陆泽涛、娄恩这样的业内人士最清楚不过。
举个例子:周树人就在北大中文系教书。
当然国内大学教育“重理轻文”,所以即便京大中文系享誉百年,其分数线也远比不得重点理科专业,甚至可以说略低。
“思文的必修等级都是A对吧?”
钱雅蓉赶紧回答道:“对,选修历史是A+。”
翟达摸了摸下巴:
“我觉得412这个分数,第一批次不是很保险,但今年08新规招生会比较混乱,选修A+的情况下,第二批次的概率很大。”
钱雅蓉立刻追问道:“有多大?”
“很难量化大概70%”
这已经相当高了,虽然还不清楚是否准确,但依旧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陆泽涛立马关心道:“怎么补全剩下的30%。”
翟达诚恳道:“不存在补全30%,又不像国外能有推荐信,只能说尽可能收集信息,得到更准确的判断,然后规划好退路。”
陆泽涛脸上的笑容很难压制下去
作家老子,女儿是京大中文系这叫什么?这叫天赋遗传!
这牛他能吹到七十岁。
他之前还担心,翟达会因为自己在哈工大,推荐陆思文去东三省的大学呢,现在看来,显然是小瞧了人家状元郎。
给出的建议,完全是为了陆思文好。
只是这样的话翟达和思文就离得很远了不知道这样的交往能维系多久。
罢了,年轻人的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吧。
日子还长,大学毕业再谈“人生起点”都来得及,若是继续深造,更是不知多少年。
餐桌上,陆思文似乎对距离没有太大概念,询问道:“京北和哈市距离远么?”
陆泽涛道:“一千公里是有的。”
陆思文惊讶道:“这么远那坐飞机得多久?”
娄恩道:“这我坐过,一个半小时吧。”
陆思文拍拍小胸脯:“那还好之前在沪上坐地铁,也有超过一个小时的,飞机才一个半小时,不算远。”
转而看向钱雅蓉:“妈妈,我以后能每个周末去哈城玩么?”
钱雅蓉声音都拔高了几度:“每个??”
“对呀?”
你搁这刷航空积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