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和垂头,脸上闪过不易察觉的欣喜之色,语气平静地领旨,缓缓退出了福宁殿。
福宁殿内,赵煦独自坐在椅子上,神情陷入了沉思。
作为皇帝,他对大宋目前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知。
如今的大宋,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通过两次宋辽之战的结果,君臣和百姓已奠定了军事上的信心,此时正是乘胜进逼,实现赵煦理想的时刻。
燕云十六州,灭亡辽国,平定西夏等等,当年看似遥不可及的痴心妄想,如今仿佛已可触及,这样的形势下,赵煦需要继续重用赵孝骞。
正是赵孝骞的存在,大宋才有了今日的转逆为顺。
可偏偏眼下搞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无可否认,赵煦的战略意图被这件事耽误了,现在他需要做的,是赶紧解决所有的麻烦,让他和赵孝骞当初定下的战略回到正轨上来。
暂时不恢复赵孝骞被罢免的官职,是赵煦不得已的决定,他也要看朝臣们的舆情风向,给自己和赵孝骞留下转圜的余地,政事堂和枢密院那些宰相使相们的态度,也十分重要。
…………
大理寺监牢。
梁骓兴冲冲打开了赵孝骞的牢门,一脸欣悦道:“殿下大喜!”
正在牢房内打坐的赵孝骞闻言一怔,脱口道:“你婆娘生了?”
梁骓表情一僵,赫然瞪大了眼。
这信息量……
赵孝骞立马改口:“不好意思,刚才做了个梦,没回神。”
梁骓甩甩头,又笑道:“殿下,宫里来旨意了,刘贤真等三十余犯官已坐实了罪名,官家下旨,释归殿下。”
“恭喜殿下,终于脱罪出困矣!”
赵孝骞脸色很平静,这个结果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唯一有点意外的是,在他的预料中,自己至少要在监牢里多待两日,没想到赵煦如此痛快就把他放了。
看来赵煦和章惇都被这桩案子恶心坏了,都想着赶紧结案,平息事件。
梁骓的官职太低,自然是不懂朝堂上这些大佬们的心思,犹自喜道:“下官早就知道殿下定能脱困,一时蒙尘而已,幸好官家圣明,明察秋毫,鉴辨忠奸,殿下这等功臣,官家是绝计不会亏待的。”
一边说,梁骓一边帮赵孝骞收拾牢房里的被褥。
赵孝骞眼皮一跳,赶紧阻止他:“你干啥?”
梁骓愕然道:“帮殿下收拾行李呀,您已被释放了……”
“大可不必!这些行李你觉得我还会要么?”
梁骓一想也是,以赵孝骞养尊处优的性子,这些在监牢的恶臭气味里腌入味儿的行李,他怎么可能还会要?
梁骓讪讪一笑,躬身道:“下官恭送殿下出监牢。”
赵孝骞朝他眨了眨眼:“相处也有两三日了,咱们多少有了几分感情吧?你就这么迫不及待赶我走?”
梁骓苦笑道:“殿下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这里是监牢啊,晦气不吉之地,难不成您还想常住下来?”
赵孝骞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开个玩笑,你这人不错,咱俩交个朋友,以后没事来楚王府串串门儿,好酒好菜招待。”
梁骓荣幸地躬身:“能被殿下当做朋友,下官三生有幸。”
“不必客气,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忙,说不定我将来又犯了什么事,还会落到你手里,那时……”
梁骓急忙道:“不不,您打住!这话可不敢再说,太晦气了,呸呸呸!”
在梁骓和狱卒们毕恭毕敬的欢送下,赵孝骞缓缓走出了大理寺监牢。
走到外面,刺眼的阳光令他眯起了眼,半晌才适应过来,看着四周葱郁的树木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赵孝骞哂然一笑。
“我特么也是有前科有故事有犯罪记录的人了……就俩字,‘沧桑’!”赵孝骞喃喃叹道。
走出大理寺官署的正门,门外的景象令赵孝骞吃了一惊。
人山人海,万众瞩目。
无数官员百姓聚集在大理寺外的空地上,大抵应有上千人,人群里一片寂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孝骞身上,就这样定定地注视着他。
人群的前方,赵颢,冯氏,狄莹三女泪眼婆娑地看着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