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耕战制度,便是商鞅变法弄出来的!”
“那为何会与法律不匹配呢?因为秦国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是郡县制。”
“虞大人请想想,一个为耕战制度创造的律法,能适用新推行的郡县制吗?明显不能,因为它们根本不匹配!”
“所以,产生的问题就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多,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再加上秦二世胡作非为。是故,秦二世而亡。”
“这”
听到这话,虞世南顿时陷入了沉思。
而其余众臣,也不禁面面相觑。
特别是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目光,都有些变了。
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李承乾这番话。
比如孔颖达。
却听他又义愤填膺的道:“太子殿下这是在胡说,秦始皇是暴君,这是公认的事实!”
“谁公认的?”
李承乾有些好笑的问道。
孔颖达愣了一下,旋即板着脸道:“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传下来的,史书上也是这样记载的,莫非太子殿下在质疑史书?”
“呵!”
李承乾不由呵了一声,冷笑道:“刚才孤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孔师是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啊!”
“那么孤问你,史书是谁写的?”
“自然是太史公!”
“那太史公是哪个朝代的人?”
“这还用说,当然是汉朝!”
“那汉朝是怎么来的?”
“推翻暴秦,由高祖刘邦建立而来”
“这不就对了嘛,汉朝是推翻秦朝而来的,你觉得汉朝人能大夸特夸秦始皇吗?”
“就好比咱们唐朝,谁敢大夸特夸隋朝?”
“这”
孔颖达瞬间就被李承乾这话噎住了。
而李世民看李承乾的目光,则越来越复杂。
他可以肯定,自从那次昏迷之后,李承乾的后脑勺绝对长了逆骨。
这种话都敢说出口。
比自己还口无遮拦。
自己也就私下谴责一番隋炀帝,隋文帝,他直接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剖析朝代更替的本质。
其实,大家谁不知道?
这本朝黑前朝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有必要说得这么直白吗?
虽然李世民在心中一阵吐槽儿子,但看到孔颖达被李承乾驳得哑口无言,还是站了出来,道:“太子,你提出的三项改革,朕要好好考虑,就不再这里做决断了,待朕想清楚了再说!”
话音落下,他便准备再次宣布散朝。
可李承乾哪里肯放弃。
却听他又沉声道:“父皇此言差矣!”
“正所谓,时不待我,如今外敌环伺,若不上下一心,如何一鼓作气?”
“你还知道外敌环伺啊?!”
李世民闻言,顿时满脸怒容,目光如炬地看向李承乾,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你可知这三项改革将引发多大的动荡?又将有多少人的利益受到冲击?你如此草率的决定,置我大唐安稳于何地?”
面对李世民的质问,李承乾并未退缩,而是针锋相对地回应道:“父皇,儿臣自然知道大唐如今的现状,但儿臣也并非马上进行改革,而是先将改革定下来,让大家有个准备,好配合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