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整个大殿一片鸦雀无声。
有错愕的,有不解的,有欣慰的,也有愤怒的,总之,多种情绪在满朝文武中不断涌现。
就连那些打算与大唐和亲的番邦使臣,都被这话震惊得无以复加。
“大唐太子,您这”
“孤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有番邦使臣忍不住想要说两句,但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冷声打断了他。
“臣反对!”
礼部尚书杨师道,第一个站了出来:“其他的暂且不论,但和亲之事,臣觉得有待商榷。”
作为时常操办和亲事宜的大臣,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和亲的本质。
所谓和亲,其实是通过和亲拉拢,安抚,控制,分化其他异国,确保大唐周边的和平与安定。
而通过这样的手段,大唐自武德年初到贞观三年,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这与大唐能够无后顾之忧的灭掉东突厥,有很大的关系。
但同样也为大唐埋下了隐患。
大唐通过和亲,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是不假。
但也加强了各方的文化交流,让大唐先进的军事,科技,文化,不断流入到异国。
大唐强盛的时候,这些异国不敢有任何造次。
而大唐一旦衰弱,这些异国必定蠢蠢欲动。
另外,他们学习了唐朝的先进军事,科技,文化,也会变得比之前更加强大。
那对大唐来说,无疑是灾难级别的。
比如唐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内乱不断,外忧繁重,在双重的压力之下,偌大的一个唐帝国,最终土崩瓦解。
所以,通过和亲达到的繁荣强盛,不过是虚假的表象罢了。
李承乾只是淡淡的扫了杨师道一眼,便果断丢下一句:“反对无效,下一位!”
“陛下!”
“太子,你.”
听到杨师道的呼喊,李世民也从震惊中回过了神来。
但李承乾依旧没有等他把话说完,就反问了他一句:“父皇还记得三年前的渭水之盟吗?”
“这”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眉头大皱:“你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不想我大唐的历代皇帝,再被人骑在脖子上威胁!”
“你!”
此话一出,李世民瞬间就无话可说了。
是啊!
自己为什么要心心念念的覆灭东突厥呢,不就是为了雪洗渭水之盟的耻辱吗?
如果大唐的历代皇帝,再遭受这样的耻辱,那自己励精图治的意义在哪里呢?
“太子殿下,臣也觉得和亲之事不能太武断,应该按照大唐遇到的实际情况来决策。当然,臣也不是一定支持和亲,就是觉得,有时候和亲也没什么。”
眼见李世民被李承乾问得哑口无言,左仆射萧瑀,适时的站了出来。
“既然左仆射觉得和亲没什么,那大唐以后的和亲,就由左仆射的子子孙孙来和亲吧!”
李承乾依旧淡淡的看了萧瑀一眼,道:“只要左仆射愿意,孤今日就请奏我父皇,立你家闺女为大唐公主,明日就安排她与别国和亲!”
“不是太子,此乃国事,岂可儿戏?”
“谁给你说是儿戏了?孤乃一国储君,说的话也是君无戏言!”
“啊?这”
萧瑀被李承乾这番话,直接惊得头皮发麻,连忙朝李世民哭诉:“陛下,老臣也是为大唐着想啊!”
“呵!好一个为大唐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