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苏统领被右卫大将军侯君集带人抓了,还有咱们东宫的锦衣卫衙门,也被武侯给封了。说是锦衣卫聚众扰乱长安秩序,导致长安今晚发生了多起命案,以及火灾。”
李承乾刚回到太子府不久,孙伏珈就急匆匆地跑来向他禀报。
虽然李承乾在回来之前就预感到今晚会不太平,但听到孙伏珈的禀报,还是稍微诧异了一下,于是皱眉道:“你刚才说长安发生了多起命案,这是怎么回事?”
“据臣大理寺同僚所言,一起命案是鸿胪寺的吐蕃小论,被人刺杀在了鸿胪寺驿馆,一起是长寿坊的一间书肆老板,离奇吊死在了店中,还有一起是胡姬酒肆里面的一间古玩店老板,被杀死在了店内。此三起命案,前后不到两个时辰,且最后一起命案,似乎与锦衣卫裴千户有关。”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你说吐蕃小论被人刺杀在了鸿胪寺驿馆?”
孙伏珈点头道:“是的,据臣大理寺同僚所言,这名吐蕃小论是吐蕃赞普的王叔,在吐蕃地位颇高,身受吐蕃赞普敬重。为此,吐蕃大论禄东赞十分恼怒,要我大唐必须给个说法!”
李承乾冷冷一笑:“他算老几,不过是死个人而已,我大唐凭什么给他说法?”
“这”
孙伏珈迟疑了一下,然后无奈道:“臣知道太子看不起番邦异国,但吐蕃是我大唐的邦国,他们的使臣死在了大唐,如果大唐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朝廷很难堵住悠悠众口。”
“届时,只要吐蕃人将此事宣扬出去,说我大唐连使臣都保护不了,我大唐在其他各国面前,怕是会颜面尽失。”
“另外还有一点,太子不是要跟其他各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吗?作为宗主国,大唐也是有义务保护这些同盟国的.”
听到这话,李承乾恍然点头,暗道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不过,这个吐蕃小论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时候死,怎么想都有些蹊跷。
只见李承乾稍微沉吟,又接着道:“你刚才说胡姬酒肆里面的一座古玩店老板,被杀死在了店内,还与锦衣卫有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回太子殿下,据苏统领传回来的消息,他们是在捉拿守捉郎的火师,而那名古玩店老板,便是火师!”孙伏珈答道。
“哦?”
李承乾眼睛一眯:“这么说,今晚的这些事,与守捉郎有关?”
“这个臣暂时不清楚,但苏统领他们已经抓到了刺杀火师的凶手,现在正由裴千户带到秘密刑房审讯,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有结果。”
“嗯,裴行俭是个有能力的人,我也相信他。”
“那苏统领他们.”
“既然苏定方能传出消息,就说明他现在应该没事,侯君集看在我的面子上,应该不会太为难他。”
“只是.”
说到这里,顿了顿,李承乾又沉沉的道:“吐蕃小论之死,恐怕会引起不小的波澜。明日大朝会,看我眼神行事!”
“诺!”
孙伏珈应诺一声,正准备离开。
忽听李承乾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准备了一份礼物,明日让来福送到杨妃那里去,就说我感谢他儿子李恪对我的招待。”
“这”
孙伏珈听到这话,明显的愣了一下,但看李承乾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又躬身应了一声‘是’,便退了下去。
而目送他离开后的李承乾,则缓缓的坐到了椅子上,看着门外漆黑如墨的黑夜,富有节奏的轻扣起了椅子旁边的桌案。
他本以为收拾了小胖子,就没人再敢跟自己交锋了,没想到,这位被李世民称为‘英果类我’的汉王,居然也跳了出来。
难道是自己的强势崛起,连带其他人的命运也改变了?
可是,这位汉王真的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吗?无论他再怎么折腾,他的血脉就已经注定了他不会成功。
无论是自己,还是小胖子,亦或是那个刚满一岁的李治,都不是他能比的。
他凭什么跳出来蹦跶?
说实话,李承乾至今都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还有今晚那个名叫‘如意’的莮娘,也是他有心为之吗?
如果是这样,李承乾便不难理解瘸子迷恋莮娘的根源了。
虽然瘸子迷恋莮娘不一定是李恪的缘故,但若周边的人不断向他灌输这样的思想,也很难让他不被影响。
所以,李恪今晚的行为,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让李承乾十分的不爽。
但是再不爽,李承乾都没有当场发作出来,因为他还没弄明白李恪的真实目的。
包括后来出现的禄东赞,他觉得或许也跟李恪有关
等等!
禄东赞若跟李恪勾结在了一起,那吐蕃小论之死,会不会是一场阴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