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教授听得犹如天方夜谭,怎么一杆子又支到光学和通信那边去了?
但是无论如何,他是听懂了一点。
在高总工的抽丝剥茧之下,这个问题他解决了!
而且听起来是低成本、高效果的解决的!
在不高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之下,顺利实现他想要的所有枪械弹道模拟和目标打击仿真功能。
“高委员,这就算是……解决了?”
高振东看了两眼三分厂的两位同志:“这事儿,你得问他们,是他们在负责嘛,哈哈哈,我就是个甩手掌柜。”
三分厂的两位同志现在信心十足:“解决了!高总工漂亮的解决了!”
——
而在差不多同时,将目光聚焦到西南,还有与之有关的西北。
金城大学的一个实验室里,甘老师从一堆测试记录里抬起了头,眼里满是震惊和惊喜。
他心中的一个疑点,终于得到了解答,而这个答案让他无比的震惊,不是震惊体的震惊,而是真的超级惊讶。
自从从京城回来之后,他就很好奇,那位高总工说的那种建议用海水来进行螯合试验的偕胺肟螯合树脂,到底螯合的是个什么元素。
所以他在受蜀省矿冶厅所托,回到金城大学组织人手开始偕胺肟螯合树脂的研究之后,高总工提到的几种不同路线的螯合树脂他都在试验,但是他亲自上手的,反而不是高振东指明能用于镓、铟螯合的那种。
他亲自负责的,正是那种用海水进行螯合的品种。
这让他费了不少的劲,毕竟大量海水这玩意,西北金城这地儿是真搞不到。
好在这个品种高总工那里给的路线也很明确,这种树脂他倒是比较快的搞出来了一些样品,虽然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反正看起来和高总工说的没差。
然后他是派人带着这些树脂,跑到了松江那边做的试验。这可把同志们折腾够呛,按照高总工的要求,吸附时间长达40天,属于是磨人。
然后又带着试验后的树脂从松江回到金城大学进行的分析。
而现在,他手上的就是分析结果。
分析专业,金城大学可不缺,这东西粗听起来好像是个经济类或者文科类专业,但实际上是个应用化学专业。
“难怪!居然是这个东西。”
他死死的盯着分析结果上一行字,神情激动。
——“u吸附量:1.9mg/gph=6”
果然是u!难怪当时高总工一脸的神秘。
1.9mg/g看起来没多少一点点,但是他知道一点:我们的u矿和与之差不多用途的另外一种金属储量都不高。
哪怕是研究作为储备技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别看这个数字不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原料夸张——海水,普通海水!
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
1g能吸附1.9mg的u,可了不得,就算是这东西再贵,真需要的时候,逼急眼了也能整出好多u来。
关键是这东西是能洗脱之后,多次重复利用的!
甘老师的手抖了起来,幸亏这件事情他和蜀省矿冶厅的同志在防工委早有汇报,参加试验的所有人都早有安排,要不然还真是难以收场了。
他马上冲到了学校的机要室,要通了一个电话。
“领导你好,我是熬海,正式看过了,是二曲酒,好喝!”
熬海这个名字,来自“海水”、“螯合”,怎么土怎么来,换成谁,就算是窃听到了,也会是一头雾水。
至于二曲酒,来自u的原子序数92,2、弯曲的u、9,只能说,防工委的同志制定暗语的时候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电话对面传来椅子在地面上推动巨大响声,在他看不见的对面,领导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膝弯直接顶着椅子向后滑了一大段。
领导顾不得膝弯被椅子顶得生疼,问了一句:“确定?”
“确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