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李翘和黎小军会在一起吗?”
“难,李翘是资本家大小姐,人家美利坚人,住豪宅,坐豪车,家里还有佣人,更是名牌大学毕业,未来的人生有无数中可能。可是黎小军有什么呢?他和我们一样,就是这个时代最普通的燕京青年,普通工人,这样的人对李翘有什么吸引力?”
“唉?你俩说的是《甜蜜蜜》吧,小说我也看了,但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李翘肯定是喜欢黎小军的。你们想李翘在美利坚能见到什么优秀华裔?不是她家的雇工,就是唐人街的混子。可黎小军不一样!”
“他怎么不一样?”
“黎小军可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哈哈哈。”
车内众人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一时之间,车厢内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车内大部分都笑得很开心,除了何成伟。
何成伟听得一头雾水,什么黎小军,什么李翘,什么《甜蜜蜜》,是电影还是小说,他怎么没听说过?
带着疑惑,他问了身旁一位笑得开心的青年,“同志,你们刚才聊的是什么?”
青年看了他一眼,笑道:“哥们儿,你是刚来燕京吧?”
“你怎么知道?”何成伟问。
青年解释道:“太简单了,最近《甜蜜蜜》太火了,只要是燕京人,或者是周边人,上到八十岁老太太,下到六岁小朋友,没人不知道《甜蜜蜜》。”
“它是小说还是电影?”
“当然是小说了,一直在《燕京青年报》上连载,已经有些日子了。”
何成伟不解道:“在报纸上连载?每天最多刊载一千多字吧,这样也看不爽快,对读者有那么大吸引力吗?”
“吸引力可太大了,我是从第一天连载就开始看的,现在每天不看心里都想得荒。不只是我,其他人都一样。”青年自豪道。
何成伟看向周边的乘客,得到了他们肯定的答案。
“听说就靠连载这部小说,青年报的销量都干到一百七八十万份了。”
“我听说快两百万份了。”
“啧,这销量都快超过国家级报刊了。”
“谁说不是,《人民日报》销量也就比它多一倍吧。”
“总之青年报是发了。”
“可不是,完全是一个人养活了一份报纸。”
听到他们随口曝出的数字,何成伟羡慕的眼睛都快红了。
要是《故事会》有这销量,岂不是有望比肩《收获》《十月》?
也许,该拜访一下《甜蜜蜜》的作者,要是能征求他的同意,安排《甜蜜蜜》在《故事会》上连载……
何成伟觉得这个时代群众的审美还是趋同的,没理由燕京地区的读者喜欢,沪上的读者就讨厌吧?
哪怕《甜蜜蜜》能为《故事会》提升十几二十万读者,都是巨大的成功。
更何况和这位作家取得联系,也是为杂志寻找到一位新的供稿人。
说不定,又是一位像胡为民那样的金大腿呢!
何成伟前排的乘客转头问道:“哥们,我这正好有刚看完的青年报,你要不要看一看?”
“那感情好,谢了同志。”
何成伟接过报纸,在旁人的指点下,翻到了小说连载版面。
然后,他的眼睛又又又瞪地滚圆。
“胡为民,胡老师?《甜蜜蜜》的作者竟然是他?”
胡为民竟然能写爱情小说,不仅如此,他的小说还引得燕京读者好评不断,更是将燕京本地报纸带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部小说本来应该发表在《故事会》的!”
何成伟心里那个痛啊!
要不是为了忙胡为民的小说排期和下一期杂志的排版,他本来应该早几天来燕京的。
以他和胡为民首先合作的关系,胡为民没有理由不将这么精彩的作品交给一家报社连载,而不是选择继续和《故事会》合作。
想到杂志社因此少了每期几十万销量,何成伟就觉得心痛到无法呼吸。
唉,主编误我啊!
这一刻,何成伟竟然怨念丛生,对主编生起了不敬之心。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何成伟在那嘀嘀咕咕,车上的乘客只觉得他好笑。
“又是个看小说看傻了的……”
下车后,何成伟的背影在呼啸的北风下,竟然有些萧瑟。不过,他面容却无比坚毅。这次面见胡为民,他说什么也要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胡为民将《甜蜜蜜》交给他们《故事会》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