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今年首都国际机场刚扩建完成,需要用一些艺术作品来予以点缀,可是用什么艺术作品呢?
当时的机场建设总指挥最终选择了中壁画这一形式,随后组织了多位美术工作者,经过思考后决定画“泼水节”,反映傣族人对于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按理来说这个立意非常好,可是进行创作时,作品中却画入三个沐浴的女人,而且为了能通过审查还在草稿上多画一条线,让人们以为是穿裙子的,但是壁画完成时,又把这条线悄悄擦掉,等到所有人都察觉到后已经没有办法做出调整。
机场壁画顺利面向社会后,很多人争先恐后地来首都机场参观。
而三个正在沐浴的傣族少女,自然成为焦点。甚至有外国媒体还报道,中國的公共场所墙壁上出现了这个,预示着改开是认真的。
相较支持而言,反对的声音则如潮水般涌来,甚至有人将壁画创作上升到民族问题上,有戏称,当时有人恨不得以流氓罪把壁画创作者直接送进秦城监狱。
可见当时这幅壁画真造成了空前绝后的影响。
也因此,更加积极的因素却悄然出现,促使改革开放不断加速。因为对于海外来说,这就是一个信号:中國真的要以开放姿态迎接世界。
有小道消息称,当时霍英冬也被邀请来大陆投资,但他心里没底,就怕突变导致投资打水漂,所以根据他回忆:每次来到的时候,先要去看一看机场的裸女壁画还在不在,只要还在,他的心就比较踏实。
这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中國展现出开放姿态的同时,也要做好被各种思想和文化涌入产生冲突的准备。
胡为民突然之间明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了。
那就是传播中华文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真正认识华夏文明!
想明白后,胡为民发觉自己同世界的那层隔阂都消失不见了。从这一刻起,他就是胡为民,胡为民就是他。
“哈哈。”
胡为民笑了,那是一种直抒胸臆的快乐。
不过,他的笑声也迎来了一众学子的怒视。
看到众人想要吃人般的目光,胡为民尴尬挠挠头,拿着书,灰溜溜地走了。
……
接下来两天,关于《苦恋》被禁的消息几乎传遍整个学校。
这下,燕大的学生们不愿意了。
高考恢复后的大学生,尤其是燕大的学生是有骄傲的资本的。
他们中很多人是高考恢复后的首批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种种优待,毕业后更是会被安排在重要岗位。
他们先天具有主人翁意识,要比后世的大学生更有国家建设的参与感和使命感。
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亲历者,拥有知青身份的人不少,对这样的“伤痕”文学是抱有同情心。
他们认为中断电影放映,甚至对电影的横加干涉是在开倒车。
于是乎,学生们的讨论越发激烈,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胡为民路过未名湖的时候,恰巧碰到一群学生正在忧心忡忡地讨论那部电影被禁的可怕后果。
“同学们,电影不应该被禁!我虽然没看过电影,但看过完整剧本。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个好剧本,是对过去的反思。”
“没错,现在不是那个时代了,我们更应该反思才对!”
“要不我们贴大字报吧!”
“赞同!”
在有心人的大声疾呼下,立刻得到了众多单纯学子的附和。
“呵呵。”
就在众人热血沸腾之时,这声冷笑特别刺耳。
“谁?”
“谁在那儿发笑呢?”
“我。”胡为民站了出来。
他身子挺拔,明明只是个门卫,看向众多天之骄子,却颇有种俾睨之势。
其实,他可以当作没有听见众人的讨论,但他真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谁让他的爱国之情,这一刻喷涌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