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太有智慧了吧。
怪不得长安读书人都来了。
怪不得孔颖达要把这句话立在弘文馆门口!
这四句话,完全道出了读书人的使命。
恐怖!
太恐怖了!
四个人一时间都呆愣住了。
“这李君·······是谁啊?是哪位大儒?我为何从未听说过?”房玄龄忍着发麻的头皮,喃喃自语。
“不知道,我也没有听说过这号人。”杜如晦深吸口气,脸色凝重。
“应该是不出世的老前辈吧,不然,怎么可能道尽我们的一生!”长孙无忌也说道。
三个人在后面交谈,李世民沉默。
李君!
这三人不知道,可是他知道啊。
君儿!
大唐嫡长子!
朕的·······皇子!
“不用猜了。”
“是君儿,是······朕的儿子。”
李世民压低嗓音,仅用三人听见的声音,轻轻说道。
顿时,房玄龄三个人的呼吸一下子就停滞了。
他们相视,眼珠子都快要爆出来了。
这是·······这是那位皇子说的?
那位皇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啊!
长孙无忌攥了下拳头,嘴角疯狂的抽搐,他现在,好想大声笑出来。
牛皮!
外甥这也太牛皮了。
这才多大的年纪?
就被孔颖达亲手立碑!
要知道,就算陛下,也没有这项殊荣!
“殿下他······他········好文采!”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房玄龄深吸口气,颤抖着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其他的,他完全都说出不来了。
震撼!
惊骇!
无法自拔!
谁能想到啊,李君,大唐皇子,才不过十多岁的年纪,竟然就做到了他们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房玄龄是读书人。
同时,他也是国公,位极人臣!
可是·······就如此,也混不到这样的高度啊!
如此巨大的石碑,立在弘文馆门前!
孔颖达亲手所立。
弘文馆无数夫子,还有长安所有读书人亲眼见证。
这就是史书!
这就是万年不会被人遗忘的史书!
若是可以,房玄龄选择把自己的一切都不要了,只要这块石碑,只求把名字更换成自己的。